ZR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记者甄澄、靳晓燕)“校训是中国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宣部、教育部、光明日报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2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宣部、教育部以及20所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围绕以校训为载体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讨。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出席会议。
何东平在致辞中指出,校训不仅展现了学校精神,也从不同角度阐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当前,在学校这样一个培养和传播公民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校训正通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释放着正能量。校训中传递的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着高度契合。光明日报将在创新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践中挖掘更多像“校训的故事”这样生动理想的载体,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以发言先后为序)等20所高校的代表围绕各自学校校训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通过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和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光明日报自今年4月25日起推出了《校训的故事》专栏,寻访报道一批知名学校校训背后的故事,通过讲述校训的由来、传承和发展,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弘扬其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截至7月28日,已刊发26所知名学府的“校训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引起了师生的共鸣。
(评论《校训承载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见2版、通讯《为“校训的故事”点赞——“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综述》见6版)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7/29/nw.D110000gmrb_20140729_4-01.htm
ZR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