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专项部署会暨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
02
北京交通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顺利开展
03
学校召开巡察工作会暨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院部采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部采风

时间:2018-11-13 来源:校医院 作者:聂颖 孙伟娜

提高依从性,重视糖尿病高危患者早期干预

2018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交大学校医院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咨询活动。

首先,校医院在门诊大厅LED显示屏上开展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同时在本月出版的《健康列车》上刊登文章介绍糖尿病高危患者筛查的相关内容,呼吁广大居民重视体检血糖结果,发现异常的早期到健康小屋复查、知己门诊随访。2018年11月12日下午,校医院在医院门口举办了糖尿病日的咨询活动,5位患者免费测量了血糖,为50余位居民发放了宣传材料、进行了义务咨询。

一直以来,糖尿病高危个体的早期干预是交大社区慢病管理的重点。继本年度交大医院教职工体检结束,健康管理中心继续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管理工作。由主管副院长孙亚慧带领健康管理中心团队,聂颖主任负责筛查联络,知己门诊孙伟娜医生通知复诊,进行面对面随访,健康小屋王一飞帮助建档、签约,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变化。

与往年相同,本年度健康管理中心确立糖尿病高危个体的筛查条件仍为年龄≤60岁,无糖尿病史且空腹血糖(FBG)≥6.1mmol/L。共计筛查糖尿病高危个体702人,其中空腹血糖≥7.0mmol/L占比 43.3%,≥10mmol/L占比1.99%。空腹血糖最高值达19.68mmol/L,年龄最小的仅23岁。面对中青年人的高血糖现状,交大社区健康管理中心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应对策略,做好糖尿病一、二、三级预防。

对糖尿病高危个体的干预,我们首要关注对象是体检筛查血糖特别高(空腹血糖≥10.0mmol/L)的个体。为了尽快落实管理计划,知己门诊主管医生打电话与每位患者沟通,了解体检后血糖控制情况,通知患者来门诊复诊,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及整体综合性治疗。通过电话沟通初步了解到,多数患者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并未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甚至多年体检血糖高并未到医院就诊,不仅延误了发现高血糖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随时可能因为严重或长期的高血糖发生各种并发症。为了进一步加强团队对高血糖患者的应对管理能力,健康管理中心还特邀本院内分泌专家卢云涛主任医师,为大家做了《遇见高血糖》的专题讲座。她针对高血糖患者可能存在的高糖毒性,讲解了在我院基层医疗现有条件下,如何安全有效地选使用胰岛素,并依照我院现有化验条件及降糖药种类,结合不同病例特点,选择合理的用药治疗。

从知己门诊随访情况看,多数初发的高血糖患者采取控制甜食、适量吃水果、主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规律有效的运动,会取得较好的降糖效果。个别患者复查血糖后明确了糖尿病诊断,签约家医服务,通过定期接受随访,从此纳入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使病情由此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的患者,在饮食、运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二甲双胍(1.0g/日),即会取得很快的控糖效果,也会给患者心理带来安慰。

交大社区知己门诊长期从事高血糖随访、管理工作,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患者的不理解。曾有一名高血糖患者, 2014年体检开始发现血糖升高,最高达12.32mmol/L,起初不愿意治疗,在门诊医生坚持追访4年后,患者终于改变观念,同意转诊到上级医院并开始胰岛素治疗。到目前初步统计,接到电话或短信通知的高血糖患者,到知己门诊复诊率仅为15%,表明高血糖人群早期干预任重道远,有赖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进一步提高。

结合今年的糖尿病日主题,我们重点做了糖尿病高危患者的筛查。家庭与糖尿病密不可分,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是家庭的一员,他的病情随时牵动着家人的心,而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健康素养也时刻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此,不仅需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也需要帮助糖尿病人的家庭掌握更多的健康技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当然,糖尿病高危个体的有效干预也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技能。相信随着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深入开展,民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这项工作会得到更多人的响应,进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