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软件学院党委于2017年6月10日至12日组织教职工赴遵义随“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展体验式教育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利用“转折之城”——遵义的红色资源优势,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穿红军服,走长征路,登红军山,唱红军歌”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遵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开班仪式

6月10日上午举行了开班仪式。首先,全体起立奏唱国歌,举行授班旗仪式;之后,学院党委书记黄晓慧对本次培训进行了动员,指出参加本次培训班是为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不断打牢“学”这个基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体会,把长征精神、遵义精神带回到工作岗位中;院长卢苇对大家提出了四点要求;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坚定示范性软件学院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

开班仪式后,大家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排着整齐的队伍,冒雨徒步来到位于湘江河畔凤凰山南麓的红军山烈士陵园。雨中的红军山烈士陵园无比庄严肃穆,大家拾级而上,为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在雄伟庄严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遵义会议永放光芒》现场教学;在邓萍墓、红军坟、红军坟纪念像前,聆听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随后,大家经过红军街,徒步来到子尹路,在老城探访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干部大会会场旧址等;重温那段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红色记忆。
下午,大家聆听了《遵义会议伟大历史意义》的专题讲座。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会议,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重大转折。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借鉴。
6月11日上午,大家乘车来到在风景秀美的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参观苟坝会议会址,聆听《照亮中国革命胜利的马灯》现场教学;重走毛泽东革命小道,想象着在82年前那个深夜毛泽东独自一人打着马灯走在这条长1.6公里的小路上,身临其境,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当年的峥嵘岁月以及领袖们运筹帷幄的伟人风范。苟坝会议撤销了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使红军免遭一次重大挫折;三人小组的成立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他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史典范。
下午,大家拜谒了习水县青杠坡战斗遗址,跟随讲解员一起追忆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悲壮历史;在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下,大家齐声朗诵《红军烈士丰碑——他们的名字》:这块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一行阳光般灿烂的大字,碑的名字/然而/却不是他们的名字/这块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串草木花语低诉的故事,历史的记忆……此后,还参观了红军医院纪念馆。
接下来,大家走进四渡赤水纪念馆,凭吊昔日峥嵘岁月。纪念馆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通过深入学习四渡赤水战役的史实,大家更详细地了解了红军将士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带领下,一步步克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6月12日上午,大家乘车前往贵州省息烽县参观息烽集中营旧址。低矮的囚室,黑暗的地牢,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生锈的镣铐,残忍的酷刑和杀戮,让人愤恨敌人的残暴,敬佩英雄的刚烈。大家为壮烈牺牲的爱国志士献上朵朵白菊。这里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是共产党人、抗日爱国将领、革命志士、民主人士、进步人士与反动派进行意志、信念、人格较量的特殊战场;这里保存着昨天,但它更在告诉我们应如何对待今天和明天。
激情教学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四渡赤水出奇兵》、《我的祖国》……大家充满激情,歌声嘹亮,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唱出了对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