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0年9月26日,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隆重召开。论坛是在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运营、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投入运营、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快速推进背景下召开的。论坛紧紧围绕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的必要性、迫切性、效益性等展开,与会专家和学者从规划、建设、经济、社会、科技、旅游、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者积极互动交流,形成了广泛共识,对高速铁路经济问题有了更前沿和更深入的理解。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中国工程院孙永福院士、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吴晓、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赵广潮、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光泽、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杨建兴、铁道部咨询组组长郭文超、铁道部计划司副司长张大为、铁道部财务司副司长张群、铁道部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王培、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惠臣,我校校长宁滨、副校长李学伟以及来自其他单位的专家学出席了会议。会议分别由经管学院刘延平院长和荣朝和教授主持了学术交流。大会共有10位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进行了精彩演讲。
铁道部王志国副部长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强调,高速铁路对社会发展作用巨大,要从客运增长、货运能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化研究。对高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应该力求客观、全面、准确,并提出了分析思路和框架,即:从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贡献;从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区域的协调发展的贡献;从高铁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的贡献以及高铁建设和运营对我国的节能环保的贡献来进行分析。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孙永福院士认为,京津城际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们进行经济问题研究提供了广阔舞台,他从高速铁路寿命周期入手,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阶段涉及的关键经济问题研究切入,提出了值得高校和科研单位深入研究的课题。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吴晓副司长发言说,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国家从中央到国务院、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对铁路的发展一直是非常重视的,一直把铁路放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待,这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改革开放30年,铁路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宁滨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长,因铁路而强的百年学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信息管理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为技术的工管、经、理、文、法、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经管类学科与学校同步发展,历史悠久,经济管理学院的产业经济学科是全国高等院校中以运输经济分析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一向以铁路及一般运输经济研究见长,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现代运输经济学》和《探究铁路经济问题研究》等专著。今年7月,我校三位专家教授先后在人民铁道报发表了一组文章,《中国发展高速铁路意义深远》、《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的借鉴价值》和《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凸显》,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之后,北京交通大学举办“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重点研讨和总结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及高铁发展的示范作用,将会加深社会对高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探索建立高铁的经济理论体系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fY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李学伟副校长作了大会总结发言。在总结与会专家发言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和建议,指出应该系统研究从京津城际看中国高速铁路经济与社会的理论问题;研究高铁建设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投入产出的关系,与其他行业的拉动以及对其他行业的技术改进的影响和拉动,以及和其他行业的关系;研究高铁的社会影响关系,包括政治和军事的影响关系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国家对高速铁路及铁路的政策保障体系以及综合运输组织与管理的问题研究。他最后表示,专家的建议将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也将对科研机构深化高速铁路经济问题研究提供契机,未来北京交通大学将进一步举办高水平的高铁经济论坛,为促进我国铁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由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承办,得到了国家发改委、铁道部计划司、铁道部运输局、北京市旅游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铁路局、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