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专项部署会暨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
02
北京交通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顺利开展
03
学校召开巡察工作会暨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合作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合作交流

时间:2010-06-18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王虹英 摄影:沈岩

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书画院联袂成立首都高校首家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图文)

1292131907050000002010061801wz.jpgGgK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6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院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书画院院长马小玫,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协中直分会会长张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林岫,国家工商联秘书长刘卓维,国务院局长江树国,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罗扬,中国美协会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旭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司长兼办公厅主任朱守道,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田伯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研究创作院执行院长曾来德,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贺成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郁志桐,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兰亭奖获得者李有来,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成员、全国兰亭奖获得者龙开胜,中国书协中直分会副会长邹德忠,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艺术评论家、著名导演周祥林,中国美协副书记、副主席李耀林,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廖廷建等书画艺术家60多位国内书画界杰出艺术家应邀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福廷主持。
 
 
2010061802wz.jpg
 
马小玫会长代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书画院致辞。她高度肯定了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成立的意义,称“这是2010年首都艺术界与高校在艺术共建上的一件喜事,无疑将对双方产生良好且深远的影响”。她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交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传统,并长期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都很有特色。此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文化发展需求,与中国书画院合作,优势互补,积极整合社会优秀书画艺术资源,成立“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院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 率先在首都高校中搭建了教育与文化互动的平台。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的成立,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是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和北京交通大学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0061803wz.jpg
 
马小玫会长表示,希望此项合作不仅成为北京交通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成为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书画院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书画艺术走入高校的新路径,成为艺术家们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走进校园,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成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广大师生员工,近距离欣赏和学习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个新场所。希望能在多元合作,多方受益的平台上共同耕耘,相得益彰。
 
 
2010061804wz.jpg
 
宁滨校长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对出席活动的书画艺术家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衷心感谢艺术家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并对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书画院作为文化部领导的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所属的组织机构,长期致力于研究传播推广中国书画艺术,拥有国内最高端和最坚实的书画艺术人力资源,汇聚了一批德艺双馨的大师级书画艺术家。书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民族文化艺术,弘扬华夏文明,彰显书画艺术光彩,近年来特别注重在我国青少年中推广中国书画艺术,开展了大量活动,与我们学校的交流合作也非常频繁。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见长,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和信息、管理等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重点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在悠久的办学历史中,始终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在浓郁学生艺术氛围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与努力。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的成立,是中国书画院与北京交通大学联手,共同致力于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道路上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2010061807wz.jpg
 
宁滨校长认为,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的成立肩负着重要使命,也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是将开辟全国高校与国内顶级书画艺术团体紧密合作,探索引领中国书画艺术教育前沿。二是将使中国高等学校特别是以理工科见长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向深入。三是将为北京交通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国粹艺术素养的滋润。
 
2010061805wz.jpg 
 
林岫主席在会上兴致勃勃的进行了即席讲话。她说,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全国重点大学,能够把美育艺术教育提到日程上来,而且付出实践,在首都高校是走在了前面。早在1922年,美国做下一个世纪的规划,其中有一项就是艺术教育。艺术进入各个理工科大学,作为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大胆的尝试,在上个世纪的后期就已经凸显成效了。林岫主席还特别提到,在宁滨校长的讲话中,包括钱学森等诸多杰出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包括书法、音乐、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养熏陶,对此她非常赞同。她说,“大家所熟悉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每到思维有所困滞的时候就到院子里拉小提琴或者大声朗读一首诗,这样思路就像湖水泛起清波,那层层的涟漪开拓了他很多的想象力,让他觉得他可以继续工作了”。她认为,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成立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碰撞就像边缘效应产生的高能粒子一样,爆发出使人在人际方面创造性思维的提高的力量,这是是非常重要的。她希望在未来能够携手并进、多元合作,把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不断开扩眼界、学界和思界,在科学与艺术的交汇中塑造出更多的人才。
 
2010061808wz.jpg 
 
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主任廖廷建介绍了中心成立后的主要工作内容,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1、书画艺术家进校园创作与高层次培训。一是定期组织国内著名的书画家和有实力的书画艺术家,走进大学、感悟校园,开展兼具传统根基和现代意义的艺术创作。二是聘请一批享有盛誉的当代知名书画家和各大美术院校知名学者教授来中心执教,组建国内一流的书画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面向全国开展书画艺术教学培训。采取大师亲临指导与日常授课专家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现场示范、答疑、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进一步开阔艺术视野,奠定坚实的艺术创作基础,培养高水平的书画创作、研究人才。
 
2、书画艺术研究与相关学科建设。就书画艺术规律性和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总结分析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探索书画艺术发展方向,引领书画艺术研究前沿。充分发挥中国书画院广泛联络汇聚书画艺术界名家大师的优势,与北京交通大学艺术专业联合,着手启动书画艺术相关学科建设,聘请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客座教授作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成立导师工作组,组建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创作委员会,进而打造集研究、教学、创作与一身的互促平台。
 
3、书画艺术交流与展示。在北京交通大学设置专门的固定展室,面向全社会开放,定期组织名家书画展。分期梳理展示中国当代名家书画作品,并与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媒介联合,加强书画艺术名家及作品的媒体传播效应,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增强书画艺术对校园内外的艺术熏陶与感染。邀请艺术家在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书画艺术的交流、讲座和现场展示活动,浓厚大学生的书画艺术兴趣,为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创新素质做贡献。
 
 
2010061809wz.jpg
 
仪式上,马小玫会长、张飚会长、林岫主席和宁滨校长共同为中心揭牌。由北京香山画院院长唐湘子与青年画家李瑾合作的山水画《峰岚叠翠》、全国兰亭奖获得者李明创作的书法唐诗长卷向北京交通大学捐赠仪式举行。田伯平副主席宣布北京书法家协会走进北京交通大学活动正式启动。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书记兼主任沈永清介绍了下一步合作的构想。
 
 
2010061806wz.jpg
 
与会成员随后参观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院名家书画作品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等中国当代顶级书画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云集,从“流觞曲水”的魏晋风韵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盛唐气象,再到“渔樵烟渚”的明清遗风,现场观众跟随大师漫步于中国文化艺术长河,享受心灵之旅。
 
 
2010061810wz.jpg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