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n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0年3月24日下午3:00,“为祖国而骄傲——航天英雄杨利伟北京交通大学报告会”在天佑会堂隆重举行,航天英雄杨利伟应邀来我校做报告并与现场师生亲切交流。校长宁滨、相关部处负责人及14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高艳主持。
报告会开始前半小时,天佑会堂座无虚席。老师和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百炼成钢》,了解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杨利伟作为一名航天员的成长经历。
下午三点整,全场掌声雷动,航天英雄杨利伟步入会场,报告会正式开始。杨利伟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描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系统组成,丰富了同学们的航天知识。
“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杨利伟通过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航天员的选拔训练过程。在首批航天员选拔过程中,他们从众多优秀的航天员中脱颖而出,“万里挑一”为的是“绝对优秀”;在成为航天员后的学习过程中,所有航天员要重返阔别多年的教室环境,在短时间学精、学通所有基础课程;在航天员的任务训练过程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接受了种种考验,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凭着坚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战胜了自己,也赢得了代表祖国飞向太空的巨大荣耀。杨利伟说,在这全部的过程中,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
“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杨利伟生动详细的向同学们介绍了2003年10月15日首次飞入太空的感受。他说,在接到首飞任务后,多年艰苦的训练、几代航天人的心血、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关怀和祖国人民的深深期盼让心理素质绝佳的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标准的军礼是他全部的回答,也表达了他对首飞成功的决心,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激与热爱。当看到窗外淡淡的白云漂浮于蓝色星球上时,他被深深地打动了,他强烈地感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才是让炎黄子孙千百年飞天梦想得以成真的源动力。杨利伟讲述了飞行过程中的趣事,感叹近年我国载人航天科技所取得的长足进步。2003年10月16日6时,他怀着对太空的留恋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当舱门被打开时他讲的第一句话是: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杨利伟的报告平实而精彩,朴实的字字句句中,透出了一名航天员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忠诚,透出了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祖国的深沉地热爱。北交大师生被报告深深地打动了,近两小时的时间,全场响起30余次掌声。
接下来,报告会进入互动环节。杨利伟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在谈到祖国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时,他说,不管是祖国的航天事业还是其他岗位,需要的是兼具知识、能力和意志的人才,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大学生活,不仅学习知识,更应学习方法,学习做人、做事,要胸怀祖国、热爱人民、脚踏实地、勤勉自强。他说,我国的航天技术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加勤奋努力,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断开拓和创新。
报告会前,校长宁滨与航天英雄杨利伟亲切会谈。会后,杨利伟与我校国防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