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合作交流 院部采风 菁菁校园 校友动态
师者 学子 校友
交大讲座 学术会议 思源书香
电子校报 校园电视 在线广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编者按】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
受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非政府组织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的邀请,交通运输学院聂磊教授近日在联合国总部做“中国故事(五)”专场报告。此次专场得到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DESA)、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SOC)、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支持。“中国故事”系列专场报告,是为联合国各成员国、机构和实体,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等提供来自中国最新消息的宣传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政府决策和社...
宋皎老师,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宋皎老师在这个服务读者、管理图书的岗位上已工作了近二十载,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勇于承担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一名中共党员和业务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政治信念坚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中国党员,宋皎老师拥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重要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大是大非...
11月24日,光明日报人物版整版报道我校李德才教授事迹,全文如下:“凡是伟大的,必定简单。”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对于李德才而言,爱上磁性液体,理由很简单,但是把磁性液体研究明白,并且站到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使其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这应该是伟大的。——题记1965年,美国宇航局在实施登月计划时遇到一个难题:在失重条件下,宇航服如何才能像人的关节那样,密封且活动自如?对此,有科学家大胆设想:可以...
人物名片:陈后金,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信号与系统》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委员,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全国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等,在美国RICE大学和TEXAS大学研修信号处理多年。主持建设了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评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4年,成功入选首批中组...
夜里10点半多了,韩振峰的办公室里,灯依然亮着,灯影下的他还在伏案工作。办公室里除了毕业班学生们送的几盆绿色植物和墙上“天道酬勤”的字画,剩下的全是书籍资料,桌子上、沙发上都堆的满满的。时光回转。1978年的高考选报志愿,韩振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由此开始,他走上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路。求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通读了马列经典著作、毛泽东的著作,仔细研读了哲学、历史、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有关社会科学的名著和文章,仅读书笔记就记了几十本,读书卡片几万张,学习之余撰写的小论文也有厚厚的24本之多。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为他日后走上大学讲坛,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黑客组织威胁着国家和公民的信息安全。军事专家称,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已成为网络攻击的最大受害国。在网络攻击的诸多途径中,信息传送环节常被黑客当作突破口,大肆窃取有价值信息。因此,国家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信息传送手段。 北京交通大学一支主攻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团队多年来一直聚焦这一难题,研究出高嵌入容量及抗干扰性强的信息传送方式,大大提高了我国涉密内容传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认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就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赵耀教授。
走进刘泽的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十余个忙碌的学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观测与记录。刘泽介绍,这些都是他的研究生,也是团队的重要力量,实验室内很多仪器都是他和团队独立研发设计的。在他指导的研究生中,很多毕业后成为大型科研机构和一流企业研发的骨干。谈及自己的学生团队,刘泽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事实上他的科研和团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带研究生的两年,我也挺困惑,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快速成长并发自内心地喜欢科研,每一批学生进来都要做重复性的指导,常常觉得没有精力投入科研。”为了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找到平衡点,刘泽可谓煞费苦心,而“用心”二字最终成为他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制胜法宝、活源之水。
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教室内,师生们正在激烈地讨论着。讨论围绕城市交通网络的建模、算法设计、复杂交通网络特性等方面展开,大家依次上台发表观点,台下的学生时而举手发问,时而埋下头沙沙地做着笔记。一个个算法模型建立起来又被推翻,教室黑板很快就被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这种让学术观点自由碰撞的学习方式,是运输学院延续了数十年的传统——讨论班,那名坐在台下聚精会神聆听并适时予以指导点拨的老师,就是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孙会君。
杨娜勇于探索创新,科研成果丰富、教学成绩突出。主持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7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担任多项学术兼职。作为主要成员全面参与了北京南站建造技术集成以及京沪高速铁路客站技术,荣获2009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技特等奖。作为主要成员全面参与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临时看台监测工作。在钢结构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受邀在第八届结构计算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主持完成了布达拉宫参观客流控制分析,主持完成布达拉宫第一期结构监测系统的实施。“钢结构设计原理”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和参加多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