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墓志铭。
当一个人想以一句话来总结一生,他会说什么?
他会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他一生光阴所投掷的、留恋的、有所成就的事物。
“头顶的星空”、“内心的道德准则”到底指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探索世界的终极本源,而物质与意识是已分的两个本源。康德墓志铭上所说的他一生苦苦思索的而愈想愈奇妙的东西,理应是能概括他终生光阴、最大成就的东西。那不妨如此认为,“头顶的星空”是物质理性的象征,是宇宙法则自然因果律的代表,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先天存在的限制思想的形式,正如《苏菲的世界》里提到的猫与毛线团的例子,人类成了猫而理性的来源是门外未知的东西,其神奇体现在有些问题(二律背反、)理性不可知。而“内心的道德准则”很好解释,即是它思想中强调的自由领域里的道德意志。
然而分开来理解星空与准则并不应是这句墓志铭的终结,那样或许只是片面的一个看法。跳开对这两个事物的研究,而观全局,或许更有意思。在看墓志铭的时候不应忘记他墓志铭的最后一句话,“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乍一看这似乎是宗教信仰的单纯宣誓,但细想这似乎给星空与准则提供了一个联系的线索,两者联通的桥梁。一个哲学家终生所迷恋的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构成,是哲学的终极问题。怎么理解“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上帝又是什么?这句话和星空与准则又有什么关系?
首先,必须提到康德在哥尼斯堡出生、生活、去世,一辈子没有踏出这个小镇。他所拥有的没有广博的社会风土人情阅历,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他疯狂的思想和浩渺的精神世界。精神里最关注的莫过于人性。他认为的人性,在他一生的探索中,是精神与物质的神奇结合。康德一生一直在强调几个概念: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批判力、信仰与上帝。在哲学里的三大批判耗费了他极大的心血。他一直苦苦思索的纯粹理性,在这里似乎可以去指代头顶的星空,而实践理性象征内心的道德准则。康德在两者间架起了桥梁,寻求两个分割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要在感知的现实世界中体现出来,以达到某种奇妙的和谐。当一个人能寻求到这样奇妙的思想,体会到和谐的韵律,他即自由,上帝在头顶亦在心中。这个思想体现在三大批判的最后一部《判断力批判》中。最后,康德构建起一个自己的独特哲学体系,在那个结合点上,他也是上帝。
以上或许只是从哲学来看康德角度的一个看法。
其实很早就知道有这句话。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激动,觉得这个句子实在是太美了。那时候的原因很浅薄很单纯,头顶的星空纯粹象征着宇宙。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应该归属于自己的家园,像诗一样栖居,爱这片土地,望这片星空。星空就是很广大的闪烁的星空。而道德律,是一个人活着依靠。那时候的解读是康德指出了一个人一生最重要最诗意的东西,忽略了上帝那后半句话的存在,没觉得有所不妥。
那如果现在从一个感性同时单纯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星空不再是物质的代言,道德律不是意识的缩影,上帝不再是康德为信仰留下的不顾理性经验的独立空间。康德除了哲学家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天文学家,他发表了《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他是星云说的最初创始人之一,至今,在对太阳系形成的第一个现代理论解释中,人们仍以他的名字来形容——康德-拉普拉斯假设。从感性的角度的讲,星空只是他像孩子一样单纯迷恋、单纯喜欢想要探索的客观对象,是他的追求。不管成就多少,是否算成就,如果这是一个人的热爱,那他的世界里理应有这个事物的半边天下。这么看来,“头顶的星空”是他天文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左半边世界,而“内心的道德准则”是他人文社科的另半边——哲学。
(作者:孙瑜 语传学院 传播1402班 知行国学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