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下午,由我校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小平老师带领的运输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团乘车抵达京张铁路延庆青龙桥车站进行参观学习。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之源,追铁路人不忘初心之志。
青龙桥车站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远远望去,巍巍长城,青山环绕,詹天佑先生的等身铜像矗立在车站旁,杨存信站长静静地守着詹公、守着京张铁路百年的骄傲与荣光。实践团抵达青龙桥车站后,杨存信站长详细介绍了京张铁路的百年历史,他已经在此工作了39年,而在他之前,是他父亲31年的坚守,整整70年两辈人的沐风栉雨,见证了我国铁路的发展征程。青龙桥车站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站,现在每天停靠在站台的却是我国最先进的“开往春天的列车”,铁轨上深藏着无数铁路人对祖国深沉缄默的爱和奉献。
杨存信站长站在詹天佑先生铜像前,详细介绍了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线路,他说:“詹公是国内第一个将国外最先进的设计方法应用于中国铁路建设中的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极大地缓解了列车爬坡的压力。同时,在那个年代,这是唯一能让中国人在国际上挺得起腰板的事,在备受列强欺侮的清末时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国人们的士气”。谈及詹天佑先生,杨存信站长的崇敬溢于言表,在介绍詹先生的碑文时,言语间皆是对詹天佑的敬仰,并告诫年轻一代铁路从业者要学习詹先生学习铁路技术报效祖国建设铁路的铁路人精神。“人”字形线路在京张铁路上的成功应用,是铁路人在建设我国铁路网初期的重要成果,我们作为交通运输研究生,要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砥砺前行,在铁路建设上多加实践创新,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难题。时刻保持高度紧迫感,使我国的铁路建设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
车站外的小广场上竖立着几块石碑,石碑上的符号标示的是铁路线的公里数和坡度数,一行竟无人认得。据杨站长介绍,这种符号是中式古代数码,起源于宋代,是当时苏州商人为方便做生意算账发明的,最早流行于民间,到了明清两代被广泛使用,在京张铁路开通之际,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于是当时的标示符号就使用了这种“苏州码子”。“苏州码子”在京张铁路上的使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告诉世人,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如今,我国已完全独立自主掌握高速铁路建设的核心技术,百年时间,百年实践,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世界领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凝聚了铁路人无数的智慧结晶。
青龙桥车站的太极图、瓦楞铁、百叶窗等等,都维持了百年前的原貌,甚至男女分设的候车室都被保存了下来。站房内有一个小小的展览馆,馆内最具价值的莫过于京张铁路刚开通时所用的钢轨,“这是美国的钢轨,这是日本的,这是德国的……”,杨站长如数家珍。馆内还有很多京张铁路曾经用过的旧设备,三色灯、电话机、车票、标示牌、记载京张铁路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等,墙上有詹先生的《敬告青年工学家》,杨站长数次背诵其中的章节,“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交通不便,何以利运输?机械不良,何以精制作?……”大家都深深被詹公的前瞻思想、高尚人格、爱国情怀所折服,他说,这字里行间饱含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詹先生在海外求学,将在国外所学先进技术用于建设祖国铁路,将自己所思工学精神激励代代人才。我们对于詹公的认识从停留在小学课本中他建设中国第一条铁路,到现在深刻了解了他的思想深度、他对于建设中国铁路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对青年极富社会责任感的号召中展现的忧国忧民情怀,这种精神在百年后依然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
两个小时的学习,实践团一行人了解了很多在书本上不曾学过的知识,内心深受震撼。而就在今年,2021年,正是詹公诞辰160周年,从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到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铁路零的突破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从“人”字形到“大”字形,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飞跃。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智能高铁新时代,经过包括我们在内的无数交通人的奉献,如今我们可以满怀自豪地说,中国铁路已如詹公所愿。
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共同书写了中国铁路发展的百年书卷,而青龙桥车站和杨存信站长则见证了铁路人奋力创造的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奇迹。吾辈青年,自当担负己任,学习詹公精神,为建设铁路、建设国家,奉献青春热血,汇聚时代之力,实现人生价值。
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是马小平,成员分别是邢鸿飞、闫涵、赵静、孙璇、唐雨昕、张辉。
(摄影: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