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上午,我校中英智能交通系统中心成立两周年成果展示汇报会在思源楼612会议室举行。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先生、谈振辉校长、宁滨常务副校长、李学伟副校长、英国大使馆科技参赞罗宾博士、科技部高新司副处长武平等领导出席会议。nQ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来华访问的英国贸工部ITS(智能交通系统)代表团到会听取了汇报,会前他们还饶有兴趣的参观了我校ITS中心展出的各种模型和建设成果的展览。nQ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先生到会致词。他首先代表中国科技部向外宾来访表示欢迎,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目标,在肯定我校中英智能交通系统中心在过去两年里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要求中心不但要总结过去两年的成绩,也要尽快确定未来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吸取国外ITS的先进经验并推动中国的ITS发展,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贡献。nQ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校长谈振辉代表学校中心研究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心的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加快中心各方面建设的更快发展。
中英智能交通系统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GPS数据的“道路旅行速度图”,该系统能通过对GPS数据的采集、处理、匹配,研究出城市出行分布和路径选择行为,对城市路网功能和层次分析评价,从而进行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诱导。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还对“高速路上的车流波现象”、“车辆精确定位技术”、“混合交通流理论模型”、“伽利略车辆定位技术”等项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
我校中英智能交通系统中心(ITS)于2003年3月28日揭牌。该中心是由中国科技部和英国贸易工业部共同投资建立,。中心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我校为依托,开展ITS研究、开发和高级专业人才培训。总部设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设有平行的中英两个分部。中心成立后,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和技术咨询于一体,利用两校在ITS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优良的科研环境,推进中国的智能交通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为北京的交通运输现代化服务。南安普敦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在智能交通系统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所拥有智能交通领域博士点的高校,承担的“北京市公交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工程”等项目如期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英智能交通系统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建成了自己的研究团队。nQ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汇报会后,我校师生还与来访的英国工业界成员举行了小型座谈会。nQ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