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首页
交大要闻
校园时讯
教学科研
合作交流
院部采风
菁菁校园
校友动态
媒体交大
交大人物
师者
学子
校友
学术文化
交大讲座
学术会议
思源书香
校媒直通
电子校报
校园电视
在线广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光影交大
校史长廊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01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蝉联世界第一 15个学科入围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02
我校青年教师在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教赛中喜创佳绩
03
学校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改革思路报告会
04
“不忘初心跟党走·纵情高歌迎国庆”北京交通大学离退休党员庆祝建党98周年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精彩上演
05
“七一”慰问送真情 组织关怀暖人心 ——北京交通大学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战士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
06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专题集体学习
07
台湾东华大学校长来访我校
08
我校荣获2019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最佳组织奖”
09
“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工作组来我校现场考察
10
北京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成效显著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5-05-28 来源:南报网 作者:
华龙网:懒政怠政·对策建议
【摘要】 美国丹佛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孙晶:从政策上讲,推进官员勤政尤其要加强中央和社会两头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一方面,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解决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懒政怠政等不良风气。
加强中央和社会两头对地方政府的监管
美国丹佛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孙晶:从政策上讲,推进官员勤政尤其要加强中央和社会两头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从中央来讲,要随机性和常态性派督导团监督政令执行;从社会来讲,多开通政府和社会沟通机制,让官员不仅要往上看,更要往周围看和往下看。和学界、智库的交流不是走形式,而要常态化,并要有具体的政策报告:如何促进体制内外人员的交流?听到了哪些体制外的声音?哪些可以借鉴?说到底,谁在勤政谁在懒政,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建立健全公开的监督机制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清:在公务员管理上,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开的监督机制、立体公平的评估机制和必要的淘汰机制,建立一种中长期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和晋升制度。要继续加强群众监督,将良好的公务员监管措施制度化、长期化,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让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公务员“无处可藏”。同时,坚决打击因公谋私的贪污腐败现象,纯化干部队伍。
其次,建立公平的公务员录用、晋升和淘汰制度,解决易进难退和只升难降问题。公平不仅是良序社会的根本原则,也应成为衡量公务员工作的准绳,让大家有公平的工作和竞争环境,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适当改善公务员工作条件,他们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良好的生活保障会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防止其以权谋私,减少工作上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懒政怠政要标本兼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对官员的懒政怠政问题,要标本兼治。
治标措施是监督、发现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为官不为问题。不管是何种类型、何种原因,为官不为的问题都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也就是不作为或不办事。对于这些问题,公开曝光和坚决的责任追究都可以起到应有的惩处、警示或震慑作用。
治本措施是各政府部门制定管理和服务的标准,特别是时限和质量标准,并予以公开,消除滋生为官不为问题的土壤。在这方面,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所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创造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改革之前,官员在行政审批事项上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权,改革的一类主要措施就是明确行政审批的标准,主要是时限标准。这些努力对于减少和消除行政审批中的腐败机会起了明显的作用,对于减少和消除不作为问题的机会也同样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内塑动力,外施压力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刘旭涛: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领导斥责、舆论谴责、政纪问责是不够的,需要从公务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约束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共同协力来解决。
通过“内塑动力”解决公务员自身的激励问题。一般来讲,收入、福利待遇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通常是最基本的、较低层次的需求,没有或太少不行,但有了或多了也未必能产生更强的工作动机。因此,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因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强度。
除了物质激励以外,公务员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还靠什么?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在我国公务员身上,工作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激励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的展现。尤其在近几年,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的大量披露,百姓“仇富”“仇官”心理的蔓延,加之官场中确实存在着官僚主义、懒政怠政等问题,使公务员这一职业群体的整体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很难像其他职业群体一样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美誉。因此,解决官员不作为问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挖掘公务员的激励资源,通过建立有效多元的激励机制。
通过“外施压力”建立公务员外在的约束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外在约束机制,防止公务员不作为、懒作为,促进公务员积极有为、有所作为。其一,规范和健全政府权责体系,继续推进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建立。其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其三,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和责任落实。
治理懒政怠政需采取综合措施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防止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原则,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一方面,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解决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懒政怠政等不良风气。
另一方面,实行目标责任制。当任务目标确定之后,严格实行工作预决算制度,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
头,明确责任分工,详细规划好实现目标的每一项措施,严格实行“定人、定质、定量、定时、定效”责任制。
再一方面,实行督查问责制,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民主评议和开通“懒官”投诉热线等形式,让慵懒干部如履薄冰,不能继续“混下去”;通过健全民主评议制度,实现监督检查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限制表彰提拔,直至坚决撤换,使懒官难过“督查关”“考核关”和“民主评议关”。
最后,健全考核奖惩制。一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围绕党性、职责、任务、目标等具体化履职标准,构建和落实目标清晰的评价体系,把好干部履职尽责标准关;二要加大奖勤罚懒力度。对那些确实政绩突出、勤恳干事的干部要进行鼓励,对那些懒政怠政、政绩平庸者要进行惩处;三要健全干部进退机制,切实达到让能者上、庸者下,勤者彰、懒者罚的目的。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5-05/28/content_34339677.htm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