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讯(记者 钟华)作为北京交大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作为中欧商校联盟(ACE)院长论坛重要安排,6月8日下午,中欧科研合作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欧盟驻华代表团科学技术与环境部主任Dr Laurent Bochereau、大使馆专员Ms Alexandra Lehmann、研究与创新部专员Ms Andrea Střelcová,来自德国EBS商学院、英国利兹大学、法国昂热高等商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MIP商学院、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葡萄牙里斯本天主教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学院、瑞典哥德堡大学、捷克布拉格经济学院、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和中国两岸三地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20所中欧一流高校商学院院长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论坛。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教授在论坛上致辞。他指出,今年北京交通大学将迎来120周年,全校师生正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其中加强国际化科研合作是重点方向之一,目前学校已经建设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中英高铁研究中心、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等国际科研平台;积极开展交通行业管理涉外培训,扩大国际声誉和影响。他表示,拥有近800亿欧元预算的欧盟科研和创新领域新一轮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科研和创新计划,能连接中国与欧洲最优秀的研究团队和个人。学校将鼓励科研人员更多参与到这个科研计划。
论坛上,来自欧盟相关主管部门和高校专家先后发表“2020展望与共同筹资机制”、“科研人员的流动:Erasmus+, MSCA (新居里夫人计划)和ERC(欧洲研究理事会)”、“EURAXESS(中国欧洲科研人员网络)--开启您的欧洲研究之旅”、“投资者角度的中欧研究资金应用”等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欧盟科研和创新领域新一轮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以及由欧洲科研委员会和“玛丽居里行动计划”提供的奖学金和交换计划等中欧科研合作平台。来自北京交大经管学院的张润彤教授和ERC(欧洲研究理事会)的Manuel Peréz博士分享了申请相关资助的成功经验。与会专家就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咨询讨论。
拥有近800亿欧元预算的欧盟科研和创新领域新一轮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 将取代从2007年运行至2013年、拥有550亿欧元的第七框架计划,从2014年运行到2020年。该计划对国际合作全面开放,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科研和创新计划,能够连接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外最优秀的研究团队和个人与欧洲杰出的科研和创新领域个人和团队,同时为域外科研工作者学习欧洲知识、访问数据、基础设施以及世界领先的科研网络提供了机会。欧盟欢迎中国参与“地平线2020”所有领域的项目征集,鼓励中国科研和创新领域相关的工作者成为欧方合作研究项目中的伙伴。除了面向大众开放的所有主题,2014年和2015年还特别标记了与中国合作的以下几个领域的合作: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能源、水、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太空以及极地研究。同时,欧盟也鼓励中国相关人员申请由欧洲科研委员会以及“玛丽居里行动计划”提供的奖学金和交换计划。
55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55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55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55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