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4-06-20 来源:沧州日报 作者:沧州日报

沧州日报:“黄漂”们的幸福生活

 iJ2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黄骅,有一大批来自北京、秦皇岛、石家庄等地的年轻人,他们戏称自己是“黄漂”。不过,据知情人士说,“黄漂”们的幸福指数却远超“北漂”。
 
从5年前开始,来自北京、天津的几所高校先后落户渤海新区、黄骅市,带来大批教育、科研人才向这里聚集。教育产业的发展为当地企业,特别是新落户的央企和大型企业,培养了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也带动了黄骅这座城市人文素质的提升。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师赵新戏说:“我们都是‘黄漂’。‘黄漂’家都不是本地的,却都在服务黄骅。”平时他们常驻黄骅市。毕业于北交大的张建新,本来有机会留在北京,选择来黄骅,是因为看到了这里新建高校的发展潜力。像他们一样,来自北京的高学历年轻教师在黄骅还有很多。
 
5年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落户黄骅的时候,沧州市还没有一所本科院校。黄骅与京津在高等教育上的积极对接,不是面子工程,引进的本科院校瞄准的就是渤海湾周边的支柱产业,定位成为区域发展培养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北交大海滨学院和从北京搬迁来的北汽集团黄骅汽车产业基地成功对接,专门成立了北汽班,定向培养人才。北汽高管和技术人员到学院讲课,北汽班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北汽人力资源部部长曾建波说,企业的搬迁难免带来人才的流失,订单教育组建北汽班,就是为企业长期发展培养定向专业人才。
 
邯郸小伙儿杨晓星是北汽班的首届毕业生,当年全班毕业200人,现在103人选择留在北汽黄骅新厂,其中大部分是外地学生。现在杨晓星任职北汽黄骅团委副书记,买了汽车,准备在黄骅安家,正式结束“黄漂”生活。
 
到今年4月,占地1000亩的北交大海滨学院校园里,投入使用的建筑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等34栋。人气越来越旺,从收入待遇到发展前景,从硬件设施到人文环境的诸多变化,让新老“黄漂”们安心地做起了黄骅居民。北交大海滨学院的年轻教师赵新、张建新就刚刚在学校旁边一个名叫“大学城”的楼盘买了商品房,他俩笑称:“黄漂”很快就要变成“黄居”了。
 
QQ图片20140620093053.jpg

 iJ2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http://221.195.128.18:9999/epaper/czrb/html/2014/06/20/07/07_116.htmiJ2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iJ2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