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拉巴次仁故事集信念篇:父辈的人生转折
“跟我上”,始终是“拼命连长”叫响的口号。(图片由北京军区某机步旅提供)
拉巴次仁的二舅怎么也没想到,作为西藏农奴的后代也能成为一名大学生。回忆起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时的情形,二舅依然难掩激动。
为推动西藏建设发展,国家分批次定期把藏族学生送往内地读书,培养各种专业人才。1974年,二舅小学毕业,村里考虑到他家里生活贫困,决定推荐二舅去内地读书。当时,二舅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姥爷本不想让他去,但考虑到孩子的前途,还是送他去了内地。
二舅非常珍惜难得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中学毕业后,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0年,二舅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优厚待遇的首都工作,回到家乡的一所师范学校任教,后来又调到党校工作,成为当地有名的教学骨干。回顾个人成长经历,二舅感慨万千:“是党一步步引领我成长,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
同样,靠党的好政策改变命运的还有拉巴次仁的阿妈。
1974年,得益于党对西藏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当时14岁的阿妈也赶上了上学的机会。小学毕业后,她留在学校当了代课老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后来阿妈转成了公办教师,学校又送她去读了中专。
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激,阿妈和二舅始终坚守着三尺讲台,将知识和党的恩泽一茬茬播撒、一代代传递。
拉巴次仁故事集信念篇:飞不回的“爱情鸟”
说起拉巴次仁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提及一个叫达娃的藏族姑娘。从相识到相知相恋,他们一起走过了8年,面对女友的一次次呼唤,拉巴次仁内心一直充满了辛酸和愧疚。
2009年,对拉巴次仁来说,又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一年。女友的母亲因肝硬化晚期,被医院下了2次病危通知,由于她的家里只有4个女人,急需拉巴次仁回去帮她撑起家庭的重担。面对女友的一再恳求,一向安心本职的拉巴次仁有些坐不住了。他知道,心爱的女友贤惠善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提出这种要求的。想到这里,拉巴次仁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没过一年,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2010年初,拉巴次仁休假回家。正当大家沉浸于藏历新年欢乐的气氛中,除夕夜,女友母亲食道内却突然大出血,整个过年期间都处于病危状态。当拉巴次仁在医院陪护六天后,假期快结束了,但女友迫切希望他多留几天,等她母亲病情好转后再回部队。其实,女友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家里上有年迈的姥姥需要照顾,又赶上母亲病危,实在抽不开身两者兼顾。但是,考虑到新年度训练刚刚展开,又要参与军区组织的教学法集训,对连队来说,也正是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最终拉巴次仁想了一夜,还是决定回部队。
“今年咱俩就结婚了,我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现在正是需要你的时候,你还是留下来吧。”临行前,伤心的女友还一直苦苦哀求。
第二天,在飞机场,直到最后一刻,拉巴次仁也没能等到前来送别的女友。他隐隐觉得,或许这次的选择,可能就是两人最终的分离。
归队后没几天,拉巴次仁就接到了女友的电话,她委婉地提出了分手的要求。放下电话,拉巴次仁泪流满面,想想相恋4年的女友,想想还有几个月就要结婚,顿时陷入了煎熬中。
面对人生的又一次抉择,拉巴次仁只有把伤心深埋在心底,默默为女友祝福……
拉巴次仁故事集信念篇:不给国家“添麻烦”
大学一入学,拉巴次仁就摊上了一桩好事。
2002年11月,班级辅导员经过摸底调查,了解到拉巴次仁的家庭情况,准备帮他申请国家特困补助,减轻上学压力。刚刚选拔上国防生的拉巴次仁,每年有5千元的国防奖学金,可高额的学费、食宿费,还是让他感到有些吃力,这笔特困补助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拉巴次仁坚决不要这个名额。
因为他感到,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党和国家已经给他很多帮助了,他要靠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这个名额还是让给更需要的人吧!”拉巴次仁真诚的话语让辅导员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拉巴次仁在勤奋学习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在同学们的印象里,每次寒暑假,拉巴次仁都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做兼职;每到周末休息时间,他都利用点滴时间打零工。四年来,拉巴次仁先后干过服务员、销售员、家教等工作,不仅挣回了学费、生活费,还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
拉巴次仁故事集信念篇:圆 梦
被评为军区十大青年标兵。(图片由北京军区某机步旅提供)
2002年11月17日,这一天让拉巴次仁永生难忘。
曾经两次与军营擦肩而过,拉巴次仁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多年梦圆,拉巴次仁不禁热泪盈眶。
拉巴次仁从小就对党有着朴素的感情。来内地上初中时,他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特别是看到抗击洪水期间,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不分昼夜坚守在抗洪大堤上,冒着生命危险转移被困群众,更加燃起了拉巴次仁参军报国的热情。当得知初中毕业可以报考昆明陆军学院民族班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然而事与愿违,虽然拉巴次仁文化考试轻松过关,却因为视力不达标被刷了下来。为此,拉巴次仁还伤心了好些天。
2002年6月高中毕业时,拉巴次仁又有了一次报考军校的机会。但是命运弄人,尽管拉巴次仁的高考成绩远远超过了军校录取分数线,却再次因为视力不达标被拒之门外。不能从军报国,他就选择了建设家乡。考虑到青藏铁路正在修建,拉巴次仁果断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虽然两次参军未能如愿,但拉巴次仁依然对军营充满着向往。大一入学后不久,拉巴次仁听到北京军区正在学校招收国防生的消息,特别是对视力要求有所放宽时,他一路飞奔到选培办,赶紧报了名。
好事多磨。三次参军,拉巴次仁终于成为了“金珠玛米”中的一员,实现了祖孙三代人的夙愿。(由北京军区某机步旅提供)
其余故事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