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2-10-17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羊城晚报:专家建议经济手段缓解交通拥堵

 2SJ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公交都市发展论坛圆满落幕,国内专家纷纷支招
 
羊城晚报讯 记者宋王群报道:昨日上午,第七届物博会公交都市发展论坛继续进行,来自国内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专业院校及知名交通企业的专家纷纷各抒己见,对构建公交都市建言献策。
 
深圳将发布民生公交指数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黄敏指出,深圳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城市,目前已成为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深圳市选择实施“公交都市”城市发展战略。2010年11月1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共建国家首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过去一年,深圳先后出台《深圳市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五年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提出实施公交优先,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的战略目标。近期交通运输委还将实施优先发展公交、挖掘设施潜力、增加设施供应、调控交通需求等4大类、24条主要措施缓解交通拥堵。
 
黄敏说,今年9月,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攀升至997万人次,深圳市公交客运规模即将迈入千万级阶段。尽管深圳市公交系统已经取得相当的发展规模,但是在新增客流增长的同时,仍然面临既有客流可能快速流失的挑战,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依然艰难。为提升公交服务水准,深圳市参考各类交通服务指数的构建方法,首次尝试从人的角度而非车的角度构建公交服务指数,并期望通过建立公开发布机制,将公交服务直接交给百姓检验,让民生诉求直接指导行业发展。公交服务指数以用户体验作为指数构建基础、覆盖轨道、常规公交、的士三种公交方式、覆盖乘客公交出行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确定23项评价指标,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站发布、编制季报等形式,以季度为周期,每年四阶段滚动发布。
 
提高拥有和使用小汽车成本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倡导以绿色交通为主导,说明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与交通拥堵对策,强调了公交的角色与作用。陆化普提出了推进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系统对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所副所长张国华分析了交通、产业、空间历史沿革及基本规律,指出要把传统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向产业、空间、交通统筹兼顾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转变。要以轨道交通主导城市结构,以快速路网支撑空间拓展,以客运枢纽组织城市功能,货运枢纽引领产业布局。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公平的交通需求管理,采用经济手段,使用者付费原则。赵坚表示,交通需求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提高拥有和使用小汽车的成本;对拥有和使用小汽车采用“二部制”收费;小汽车拥有者交纳城市空间资源占用费,与排量及汽车购置价格成正比;交纳停车费,拥堵区域高收费;划出更多的公交专用道、投入更多的公交车;划宽自行车道,严禁小汽车占用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路,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方式。赵坚指出治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需要发展轨道交通和科学的城市规划;还要运用经济杠杆进行交通需求管理,虽难以接受,但别无选择,且越晚出手越难出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葛颖恩则指出,要通过TOD发展模式、节点模式、走廊模式、集约化社区模式实现城市的智慧增长。一是通过集约化的土地利用降低居民长距离出行;二是开发之初就配备公交服务,以利于居民养成乘公交的习惯;三是设计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和设施、降低社区内短距离的小汽车出行。
 

 2SJ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