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0月13日晚,红色经典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在北京交通大学(微博)天佑会堂隆重上演,这部由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艺术团排练并演出的《长征组歌》迄今已经十年,十年来,北交大版《长征组歌》已在校内外举行各类演出50余场,观众达6万余人,该剧不仅成为全国高校艺术团中有活力高品质的品牌活动,而且也成为高校发挥艺术教育育人作用的重要载体,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艺术教育高度融合,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北交大版《长征组歌》排演的十年,也是北京交通大学艺术团和艺术教育飞速发展的十年。据了解,自2002年12月22日校内首场演出后,2004年5月30日,该剧在北京国安剧院公演,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亲切接见全体学生演员,对学校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成果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重要媒体发表评论:“大学生版的《长征组歌》由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艺术团唱响,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家!”中国教育电视台还于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之际在黄金时间重复播出演出实况录像。同年9月1日,北交大版《长征组歌》又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国务委员陈至立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开创了学校学生艺术团辉煌的历史新篇章。公演以来,北交大版《长征组歌》先后赴沈阳铁路局、海淀剧院、西城社区、中央音乐学院(微博)为铁路职工、武警官兵、社区居民举办专场演出,为高雅艺术普及和革命传统发扬发挥了引领和窗口作用。多年来该剧在学校天佑会堂为新生举办迎新专场演出30余场次,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北交大版《长征组歌》既是一个艺术的展示,也是一个教育的体现,它集艺术和教育于一体,集中体现了我们北交大的传统,北交大的风格。学校大力支持《长征组歌》的排演,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培养,让同学们在参与、欣赏这个剧目的同时了解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拼搏,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理想。”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艳表示,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北京交通大学正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提出的目标是让学生们健康全面的成长,即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今年是《长征组歌》排演十周年,学校推出《长征组歌》演出和纪念活动,不仅仅是希望向同学们展现艺术团的艺术风采,更是要告诉同学们去铭记历史、承担责任,通过这种比较直观的教育,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长征那段历史,了解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苦奋斗。这样的表演最终是为了给同学们进行一种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就是要帮助同学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学会吃苦,坚强面对生活,争取全面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团委何洁老师与《长征组歌》有着特殊的缘分,十年前,她作为领唱参与《长征组歌》的第一次演出,十年过去了,她留校在团委工作并负责艺术团的演出活动。“这10年的参演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藏。”何洁老师表示,“无论是一届届参演学生的传承沿袭,还是一届届学生观众的口口相传,北交大版《长征组歌》在用原汁原味的艺术去展现的同时,体现了一种力量叫做凝聚,对于我个人来说,乐于吃苦、勇于战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长征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它让我对不断向自己发问:什么是长征精神?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据了解,北京交通大学长期把艺术教育摆在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自1991年以来大力发展艺术教育,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在全国范围内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六所重点高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不断探索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中的新模式,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在政策上做到“三个到位”,即资金到位、人员编制到位、办公和活动场所到位;在举措上实现“三个统一”,即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安排人员、统一使用经费;在效果上达到“三个一体化”,即教学改革与艺术教育建设一体化、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一体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