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2-03-2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陈彬

中国科学报:德不孤,因为有芳邻

 Fc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2032201mxh.jpg
 
本报记者 陈彬
做好事习惯了,是不是就忘记了当初做好事的初衷了?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初衷。一进病房看见昨天还蹦蹦跳跳的小孩,如今却戴着氧气罩躺在病床上,第一感觉就是想穷尽自己的力量来帮他。
 
回答这一问题的人叫杨楠,现在是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她口中的小孩名叫星星,是她小时候的邻居。13年前,一场大病让星星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也是从那时起,杨楠便与这位命运多舛的小邻居结下了不解之缘。
 
掉进钱眼里的小学生
 
星星比杨楠小四岁。1999年,一场严重的荨麻疹曾让他成为了植物人。当时,医生预言这个孩子最多还能存活3年。
 
我和星星从小一起长大,他们家并不富裕,我真的很想帮助他。虽然自己没有经济来源,但一心想帮助弟弟的小杨楠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赚钱
 
为了赚钱,杨楠常常把妈妈给的牛奶转卖给其他小朋友,自己又不吃早饭,这样每天可以省下一点钱。在家的时候,她会帮妈妈做家务,然后缠着妈妈领工资,而这些钱最后又都会转化为弟弟最爱吃的亲亲虾条
 
然而,杨楠觉得这些小钱总是解决不了大问题。于是,自称已经掉进钱眼里的她最终决定发起一场募捐。一次学校例行的升国旗仪式后,杨楠借助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向全校同学号召帮小星星一把。
 
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那次募捐一共筹集了8000多元现金。在杨楠眼里,这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在父母又贴了一些钱后,凑足了一万元的她将钱交给了不幸的邻居。
 
那一年,杨楠刚刚上小学三年级。
 
带到北京的牵挂
 
杨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躺在病床上的星星。而星星也没有让她失望。在人们的悉心照顾下,他早已活过了医生所预言的3年期限,并慢慢从植物人的状态中苏醒。甚至在旁人的搀扶下,可以下地走路了。
 
然而,2007年,一场意外却夺走了星星父亲的生命。这让本已十分艰难的家庭变得更加难以为继。星星的哥哥因为家里负担太重,在高中毕业后便无法继续大学学业。整个家庭在经济上不堪重负,生活条件每况愈下。
 
星星家岌岌可危的情景令杨楠更加牵挂。此时的她已经在高中住校,虽然不能每天见到星星,但自始至终,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几乎每个月,她都会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寄去几百元钱。没有经济来源的她是如何筹到这笔钱的呢?
 
上了中学之后,我就通过中介抄写来筹钱。从高中开始,我的零花钱多了一些,可以从那里面省一部分下来。杨楠说。
 
而在2010年她考入大学后,对星星一家的牵挂也被她从家乡带到了北京。
 
在大学里,杨楠每个月有1500元的生活费。她每个月都会从中拿出500元寄给星星一家。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不是太窘迫,杨楠申请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并得到了物业值班室保安的工作。这个工作每个月能给她带来几百元的工资,她很满足。
 
不想给别人添负担
 
细细算来,从星星病倒至今已经过去了13个年头。在这13年里,杨楠一直没有中断对星星的帮助。对此,与她最亲近的父母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还是长辈们舍己为人的传统更浓郁些吧。这些年来,爸妈和家里的亲戚都支持我对邻居家的帮助。杨楠说。
 
其实,父母对于杨楠的资助行为也不是没有提过要求,但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为星星的病筹钱可以,但必须是通过正当途径得来的。而他们的女儿也没有让他们失望。13年来,杨楠为了筹钱作过各种尝试,但始终没有踏出这条底线一步。
 
或许很多人都没想到,曾经在小学就发起过募捐活动的杨楠,在大学里却并没有向身边的同学透露过任何关于星星的事情。当记者问为什么不和同学说一说,或许有人可以帮你一把时,她回答:现在星星的病情已经稳定了,每月的花费已经不是很大了,我觉得我能够供得起,我不想给别人添太多的负担了。
 
采访的最后,杨楠忽然问如果她的事情被报道出去,会不会给星星家带来一些影响。记者反问为什么要这样想。
 
我觉得星星一家挺可怜的,不想再有什么事影响到他们已恢复平静的生活,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真的觉得不能因为我再去打扰他们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3-10 B1 综合)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