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1-05-19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王伟

中国台湾网:参赛学生:借助两岸大赛平台 探讨校企合作新模式

2.jpg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王伟(2011-05-18)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http://news.163.com/11/0518/15/74BLLLV200014JB6.html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518北京消息 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更多地为自己带来效益,而学校侧重于提升学生能力,却不提倡有商业元素入校,两者之间的矛盾便是当前校企合作的症结所在。我们希望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恰当处理各方的利益冲突,进而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此次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的北京交通大学飞翔De蜗牛团队队长贾天林在向中国台湾网记者介绍参赛方案时表示。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飞翔De蜗牛团队由北京交通大学5位同学组成。思维严谨、技术高超的贾天琳负责方案的统筹计划和文稿的排版美化;思想特立、专业性强的布赫负责财务、物流的写作;认真细致、古灵精怪的金华负责人员、战略、货源的写作;聪明伶俐、想法颇多的罗海晗负责方案背景、前景的写作;见解独到、创造性强的王璐负责市场、项目的写作。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校企合作的前景巨大,对各自的发展都会有直接的影响,如何处理各方的利益是重点,我们正在不断尝试在此方面进行努力。见解独到、创造性强的王璐率先抛出了他们此次参赛的方案——校企合作的话题。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队长贾天林说,我们的方案就是要在学校与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满足双方的不同诉求。大家知道,企业注重的是效益,通过合作为自己带来收益。学校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但不提倡商业元素入校,这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在摒弃让企业放弃商业化需求的不现实想法后,为了使方案能够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我们不断在校企之间沟通协调,最终决定将企业盈利性的商业目的转换为公益性的基金处理,而学校通过为企业输送人才的方式作为回报,这套方案也获得了双方的共同认可。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方案的出炉就像是在谈判,罗海晗回忆起参赛的经历说:为了得到学校的支持,我们找了专业、学院等各级领导。我们提交的方案被学校推翻了两次后,经过完善创新才完成了现在这个被认可的模式。不过我们在同企业与学校的交流中,了解到企业的真实想法,也提升了自己的沟通交流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收获颇丰。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关于实现校企合作中利益的协调分配问题,金华补充讲:我觉得校企合作的主要阻力还是来自于学校的制度,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和校方、院方沟通,按学校制度来修改方案,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方案的可行性。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校企合作是一项郑重的事业,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战型人才,这应该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我们希望学校能够降低对企业入校的门槛限制,而企业也应适当减少盈利的目标,这样双方才更容易达成共识。布赫最后向记者呼吁。Zn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