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资讯网:(2011年5月3日)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1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将于本月12至14日召开,为此,中国软件资讯网就当前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等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卢苇教授,以下是简要采访内容: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软件资讯网:在18号文贯穿过去十年当中,软件产业主要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卢苇教授:近10年来,软件产业主要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有:产值增加,规模扩大。无论是从企业规模还是从资金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扩大。从前的企业员工最多不过1万人左右,现在几万人的软件企业不在少数。更有预测显示,从2009年至2015年,中国软件产业将保持20.4%年均复合增长率。从国内走向国际。过去我们的软件产业仅仅是外包,现在也参与到国际软件产业的竞争之中了。可以说,从前的我们干的是体力活,现在由低端走向了高端,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之中。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软件资讯网:尽管软件产业前进步伐十分迅速,但您认为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阻碍?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卢苇教授: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还较差,占国际软件产业上的份额较少。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软件资讯网:软件产业对人才的急迫需求是不是也是一个制约发展的因素,目前两者关系是什么样的情况?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卢苇教授: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流动性高,高端人才匮乏。软件开发人员陷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状态较为严重。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软件资讯网:我们作为重点高校中(示范)软件学院,从学校角度来说,他们对软件产业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学校在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有那些优势?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卢苇教授:提到学校在软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借用《软件精英是这样练成的》一书引子中最后提到的一样:“这类产业几乎完全靠人的知识和技能存活,以至于有人放言,软件领域里‘人才就是一切,机器无关紧要’。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软件人才教育改革的走向,软件精英培育的质量和规模,决定着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我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并实践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基于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校企合作。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3.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软件工程教育国际化。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软件资讯网:很多人认为接下来的10年将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有数据透露,去年我国软件服务业已经突破1万亿元。是十年以前的十几倍。您认为在接下来十年中,我国软件服务业市场将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卢苇教授:自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18号文)发布以来,我国软件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十二五”开局之年,“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国发4号文)正式发布,我国的软件服务业的产值将会跃居世界之首。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Jg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