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0-11-19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佚名

市科委社发处、科宣处: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调研考察亦庄线CBTC系统示范工程

http://www.bjkw.gov.cn/n1143/n1240/n1390/n1811/8554796.html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市科委社发处、科宣处:20101118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118,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来到地铁亦庄线,就自主研发CBTC系统在即将开通的亦庄线上的示范应用情况进行调研,随后来到北京交通大学,考察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座谈。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工办张艳英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余祖俊处长、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郜春海等陪同调研。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科技日报和北京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随同参观并采访。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前往地铁亦庄线的途中,伍建民主任向媒体介绍了自主研发CBTC系统的基本情况。伍建民副主任指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是一种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技术,连续控制和监测列车运行,是地面控制系统和列车传输信息的双向传输系统,属于移动闭塞系统。2004年以来,全国新建和改扩建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均采用了CBTC系统,但均是从国外的设备提供商进口,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由国外引进的CBTC系统成本大约为每公里1000-1300万元,据测算国产化之后,成本将可以减低20%-30%。从2002年开始,市科委开始筹划自主的CBTC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和示范应用等问题,并于2004年正式启动。2004年至2010年,市科委持续7年滚动支持了三期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CBTC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和示范运营,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在轨道交通亦庄线得到示范应用,自今年7月起进行调试运行,迄今持续了近5个月,调试结果显示安全可靠。亦庄线将于今年年底前开通运营,自主创新的CBTC系统也将进入实际运营的产业化新阶段。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到底地铁亦庄线后,伍建民副主任一行由亦庄桥站上车并乘坐了实际运行列车,体验了移动闭塞下两列车的自动驾驶追踪,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郜春海就亦庄线CBTC系统示范工程建设与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自主创新CBTC的产业化进展向伍建民副主任及媒体记者做了汇报,并回答了媒体的提问。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随后,伍建民副主任一行乘车来到了北京交通大学,考察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号知名专家、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原设备中心总工牛英明热情洋溢的介绍了自主研发CBTC系统的发展历程。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参观结束后,伍建民副主任与北京交通大学宁滨校长、李学伟副校长进行了会谈。宁校长首先感谢市科委多年来对学校一贯的支持与帮助,强调正是市科委多年来坚持推进信号系统的国产化与自主研发,才使得历经近十年磨练的CBTC核心技术与系统在北京亦庄线上开花结果,同时学校也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贡献更多力量。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伍建民副主任强调,自主研发CBTC系统走过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生——原理样机研制——现场试验放大——工程化开发——示范运营——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并即将开始第四期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拓展和深化CBTC系统的示范运营成果,向着全自动驾驶系统的高端迈进。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是CBTC项目关键技术的研发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和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同属市属国有企业。市科委积极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承接中央单位科技成果的载体,增强了市属国有企业的研发意识,推动了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市科委社发处邢永杰副处长、李国光副处长等一同调研。SV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