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0-09-19 来源:新民网 作者:佚名

新民网:德前总理施罗德:中国现代化是对人类文明贡献

 7cB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新民网:(2010/09/17)
“与世界对话”活动9月10日走进北京交通大学。此次与中国青年对话的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这项活动是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青年报社等机构举办的。 ――编者 
 
施罗德演讲:中国现代化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非常愿意到北京交通大学来。因为今天在这里看到的是中国年轻的学子们,可借此机会向中国学子阐明我的立场,即中德之间信任的密切伙伴关系。在我担任联邦总理期间,花很大精力进一步加深中德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德国――当然不单是对德国,对整个欧洲而言,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过去30年里,使自己进入现代化进程,并让这个多民族国家保持稳定,这是对人类文明非常大的贡献。
 
德国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使德国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可靠伙伴。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我们一直秉承“一个中国”的政策,自中德建交以来,把西藏和台湾视为中国的一部分,是我们历任总理坚持的原则。
 
在中德关系进一步加强过程中,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第一,经济的密切交流还要加强。我想,在两国贸易额快速发展之后,可以考虑使我们的两国企业能更多地相互参股。这里面也包括中国的企业能走出国门,在德国立足,因为我们的伙伴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不应是单行道,应是双行道。
 
第二,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一个国家的
不同发展阶段中,一般都是在过去百年里出现的,但现在在中国集中地凸显出来。德国的这些领域,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德国企业应进一步开发中国的能源市场。
 
第三,我们在公民社会以及文化领域方面的交流,应进一步加强。最近几年,我们在文化领域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德国对中国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现在,在德学习的中国学生达到3万人,来的人更多我们也不会有反对意见。我觉得应进一步扩大青年之间的交流,就像德国跟美国、跟波兰及俄罗斯所做的那样。我特别自豪的是,我大女儿学了汉语,希望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四、我们必须进一步奉行的是帮助中国更深融入国际社会的政策。
300多年前,德国伟大的科学家莱布尼茨,在离我家乡不远的城市里生活,他是一位伟大的德国学者,在300多年以前他就有一个特别伟大的设想。他当时的目标是:在欧洲和中国之间进行全面的科学和文化交流。那时,双方交流还是在商品领域,现在扩展到知识、智慧的交流,中国和欧洲的知识应以互利的方式加以利用。300年前这个提法如今依然适用。
我们需要建设性的关系,良好的德中关系有利于两国人民。
 
施罗德回答现场学生提问
 
问:我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学生记者、北京大学的易洁。今天您提到中国和德国应该建立更长远的信任,我非常支持这个观点。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从慕尼黑大学交流回来,他跟我分享他在德国的经历。他说很多德国人都对中国青年非常友好,他们觉得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去了解一个跟他们平时在媒体中看到的不一样的中国。
 
施罗德:大家知道,媒体有一个信条,坏新闻就是好新闻。德国新闻媒体在很多情况下是在这样做。我自己作为一个政治家,对此也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中国在德国媒体中的形象,能够变得更加现实;能够有更多的在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成绩的报道,这一点对于世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问:我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的学生,我今天提的问题是关于中德关系的。
2007年由于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了达赖,使得两国关系走向了一个低谷,对于两国之间偶发的这样一些冲突或者说矛盾,您是怎样看的?
 
施罗德:我如果看得正确的话,上一次默克尔在对中国访问后,矛盾应该是消除了。我现在不想引起又一轮的争辩,这已经是历史的一个部分,就让它过去吧,目光抛向未来。
问:施罗德先生,早晨好(德语)!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其实我只会英语和法语,但是为了表示对您的欢迎,我今天早晨学了两句德语。我们曾经在课堂上讨论过一个问题,东西德在冷战之后经历了一个统一的过程,其中也有很曲折的故事,东西德的统一对德国经济和民族发展带来哪些具体的利益,而且您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现在统一的前景有怎样的期许或是愿望?谢谢。
 
施罗德:你好(中文)。这是我能够说的全部中文了。德国统一问题,有情感的一面,国家的分裂被克服了,而且家庭之间的分裂,人与人之间的分裂也被克服了。我们知道中国人一直支持德国统一事业,这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正确的德国对支持中国统一没有什么分歧。
 
问:我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的学生,我了解到,德国官员也好,总理也好,都非常注重节俭。听说您经常乘坐火车二等车厢或者是开着自己那辆大众牌旧车进行私人旅行。我想请问这是真的吗?
 
施罗德:这是传言。联邦总理还是可以坐一等车厢的,这是杜撰的,不完全属实。私人旅行的时候开我那辆大众车,我们有3个孩子,有爸爸妈妈,还有猫、狗,需要一辆大车。在德国之内旅行,比如在度假的时候到北海那边的小岛上,就需要大车了,否则容不下这一家人。我们经常坐大车,又买了一辆小轿车,也是大众车,是新款的。我们日子过得还是不错,还是比较节俭的,我觉得以后也是这个样子。虽然说是非常低调节俭,也不至于说那么的拮据,我们在物质上可以说不是窘迫,是很节俭。
 
问:我是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请问您是如何评价德国的伟人马克思的?
 
施罗德:这个说来话长了,大约30年前,我曾经担任过德国社民党青年组织的主席,类似于你们共青团这样的组织。在那段时期,我曾特别认真地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就是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我今天依然保持这样一个观点,就是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有正确的理智的。……但包括无产阶级专政要推翻一个什么,或者战胜什么,我认为不是一个正确行为的指南。但我认为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青年参考
 

责任编辑:杜雅娟7cB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