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0-07-05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佚名

江苏商报:轨道人才“暗战”将起

       “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这个行业的门槛还是很高的。”李文明称,这个门槛指的是所需要的技术含量。U4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度也越来越凸显。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控分公司每年都会引进10多名技术人才。该公司总经理王军说,轨道交通行业,从建设到设备等方面,人才紧缺。
 
记者了解到,国际上,轨道交通人员使用效率较高的城市,每公里轨道的平均人员配置一般为60人左右。目前轨道运营高级人才最为紧缺,尤其是车辆维修、信号维修、触网维修、车站长、司机和调度人员这六大核心工种缺口最大,各个城市抢夺轨道交通人才的暗战即起。
 
上海地铁运营公司曾向全国轨道人才发出了“纳贤书”,以保证上海轨道交通的安全快捷运营。
 
李文明认为,南京有48所高校,与高校联手实行产学研合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举措。
 
以轨道交通为主业的新誉集团,抢抓中国几次铁路大提速的先机,与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的合作渐入佳境。集团副总裁戈亚琴曾表示,国内轨道交通科研实力最强的西南交大在常州建起了研究院,今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校提供的VIP服务了。
 
由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同申报的“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7年年底获得省科技厅批准。这一中心的建设,为促进国电南瑞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更为重要是,该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为工程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技术的支撑。
 
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高校应该有意识地为企业培养更多适用人才,把南京的人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样一来,在满足大企业需求的同时,众多小企业才能招揽更多人才,才有足够的资本抢食这个大蛋糕。”
 
“而大型的系统企业也要有培育下游企业的意识,才能将这个产业做得更好。”李文明说,“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将会把南京轨道交通产业推上一个新高度。”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