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M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搜狐教育:(2010-05-10)
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现场 沈岩/摄
5月9日,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开幕。共有51所北京高校参加,展示实物作品271件、创新项目成果689项,收录学生学术论文91篇、教师交流论文58篇,期间举办了一个教师论坛和两个大学生论坛,同时组织企业洽谈会,吸引了近20家企业参与。整个展示会以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主展区,另设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6个巡展区,成果巡展历时三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广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颜吾佴、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王永生在主席台就座。(嘉宾致辞见附件,以现场发言为主)。开幕式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主持。
大力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现首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实践教学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大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环节。北京市大力开展“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一直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以明确的思路和完备的措施支持高校开展系统性建设,通过项目引导推动实践教学创新,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探索热情、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效率和水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都高等教育秉承分类指导、统筹协调的原则,紧密围绕国家、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各高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实践育人”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共性要求与个人兴趣的紧密结合、校园学习与社会创业的紧密结合,以全方位的改革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各首都高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建立起适应本校特点的实践教学组织机构;从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校外实践等多个领域入手,不断完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实践中的指导和扶持作用;确保实践教学经费足额到位,积极开发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实践教学评估、检查的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北京市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将投入2.21亿元资金,以立项支持的方式积极引导和推动首都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目前,已投入8760万元资金建设了18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促进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实验教学体系;投入1750万元资金建设了59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切实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紧密结合;投入560万元资金支持了10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搭建展示平台;即将投入100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20个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科研与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北京市划拨了250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4000项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目前已支持完成2000余项。
科研与创业,开启大学生全新的缤纷之旅
科研能力与创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胜利之匙,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放飞青春的理想之翼。北京市大力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正在为首都高校大学生开启全新的缤纷旅程。
北京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立项支持大学生开展科研和创业活动,不断拓宽实践教学平台,营造出更适合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环境。已经开展的2000余项大学生科研与创业项目涵盖了理、工、农、医、文、法、经管等各个学科专业方向,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3年来,在“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行动计划”的引导和支持下,北京高校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970篇,申请专利74项;北京高校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总人数达到16万人次,有1.2万人次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建设水平,北京市还开通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网站,积极宣传优秀项目研究成果和各校组织管理经验;定期精选和编辑出版优秀项目研究成果,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充分展示北京高校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的实力和水平;及时组织学校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的总结和研究,编辑出版相关论文专集和专刊,不断促进学校和指导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开展,让首都高校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也使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得到更加充分的贯彻和体现。在这条充满生机的道路上,首都高校大学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现场 沈岩/摄
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
成果展示会简介
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会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共有51所北京高校参加,展示实物作品271件、创新项目成果689项,收录学生学术论文91篇、教师交流论文58篇,同时吸引了近20家企业参与。整个展示会以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主展区,另设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6个巡展区,成果巡展历时三周。巡展具体安排如下:
巡展学校 巡展时间
清华大学 5.10-5.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13-5.15
北京师范大学 5.17-5.19
北京化工大学 5.20-5.22
首都师范大学 5.24-5.26
北京工业大学 5.27-5.29
参展部分项目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一号”无人机
该项目旨在设计制作一套完整的小型无人机平台,以应用于控制算法实验以及常规无人机任务。项目主要工作囊括了飞行器设计、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以及地面站程序设计等方面内容。项目组积极与北航相关实验室交流,力求将各领域的先进设计思想应用到实践中。
北京交通大学绿色动车组
北京交通大学绿色动车组是以CRH3型高速动车组为原型的学生科技作品。集成了视频识别等多模检测障碍的智能控制技术、基于RFID技术进行车号识别的物联网技术、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供电的信号系统及牵引供电技术。整个作品展示了学生课外实践作品在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体现了未来轨道交通运输“科技、低碳、人文”的发展趋势。
北京理工大学新型多用途反恐防暴机器人
新型多用途反恐防暴机器人,采用大功率无刷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配备有集成化车载微机系统、远距离无线通讯系统、大场景视觉监测系统、多任务实时处理系统以及防暴弹发射器,可携载有效负荷,完成在复杂地形或崎岖路面情况下的高效运动,并可一次携带多枚警用特种防暴弹,完成巡逻警戒、反恐防暴的任务。
北京科技大学音乐机器人乐队
机器人乐队采用“星状连接的机器人群控制平台”,即电子琴机器人为主机,而架子鼓机器人为从机。两者之间通过算法控制,可以使整个机器人乐队很好的完成一首乐曲的演奏。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人家
北京人家系列:前期由三个院子组成,分别是四合院1,简易传统民居,然后是四合院2.四合院一:由北面的正房,左右耳房,西厢房组成,材料为陶泥,大门样式采用传统四合院中的蛮子门风格。整体风格是复古破旧。后期烧制后打算做旧处理。简易传统民居,正房与偏房连体处理。大门样式是四合院中墙垣式门样式,后期打算将门上色,作出传统对联相挂的感觉。四合院二:略微正规式的北京四合院,由正房,耳房,东西两个厢房一块组成,院门则采用如意门。
清华大学具有OSD功能的简易自驾飞行设备
利用GPS和OSD(on screen display)系统,进行超视距遥控飞机和自动驾驶飞行的研制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航时长、调试维护方便快捷
用途:小型电动无人机系统
实际测试性能:最大飞行半径10Km,最大高度2500米,系统重量(含电源)230克
系统能够测量无人机动力电的电流,动力系统电压、电流、耗电量等,集成GPS模块,接收GPS数据,为导航及自动驾驶提供飞行参数。
系统可以提供一路无线视频信号,操纵人员可以实现超视距的操纵,并可以利用其进行侦查。
目前OSD设备趋于完善,经过大量的试飞验证,验证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GPS导航模块能够实现常规固定翼的简易导航以及自动驾驶功能。
携带OSD系统的飞机(可携带5kg其他载荷)
责任编辑:白蕾wHM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