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国际在线:2010-04-08
国际在线消息:近日,“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成立,该中心集合了国内外知名专家资源,旨在开展低碳研究和培育低碳发展所需人才为目标。
成立仪式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强调,该中心成立目的在于进一步凝聚优势学科力量,开展低碳技术与经济的跨学科研究,更加主动地将科技服务与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密切结合,为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培养大批具有节能、绿色、生态意识的宣传员、践行者和科技人才。进一步促进学校在低碳技术与经济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同时开发低碳技术与经济的课程及教材,促进我国低碳教育的全面发展。
发挥学科优势 服务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突破予以支撑,同时需要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北京交通大学在交通科学与技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环保等学科领域有着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为低碳技术与经济的研究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交通大学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学校建立了在国内高校中领先的微电网仿真及实验平台。还是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国家标准以及风电变流器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当前,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CCS)是国际最前沿的战略焦点和创新研究课题。北京交通大学利用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正与美国几所高校、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德国和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等进行合作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还组建了中美第一个CCS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中美CCS研发中心。目前,学校正在联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将进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研究。
研究教育并重打造低碳平台
据北京交通大学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学陈峰副校长介绍,目前该中心旗下有低碳交通、低碳物流、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节能环保、以及低碳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在研项目近30项。中心将以创新低碳科学技术、健全低碳政策、促进低碳教育、建设低碳社会为发展目标,凝聚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紧紧围绕“研究”和“教育”两个主题,广泛开展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同时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有三方面重点内容:
一、推进低碳教育。中心成立后,学校将办好新申请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专业,并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到校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专题讲座,开设相关课程,编撰相关的宣传材料及教材,结合节约型校园建设,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知识竞赛和实践活动,培养未来低碳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二、致力低碳研究。中心将凝聚学校优势学科力量,开展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绿色能源以及低碳经济与政策方面的研究,着重突出低碳交通的特色。同时,整合相关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的平台,重点开展节能环保型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电机和电器系统节能技术;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存放、低碳化工与碳排放物监控技术;以及低碳济理论、法律法规及政策、产业及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研究。
三、加强低碳研究与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将通过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相关人士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联合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举办国际会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方式,开展与国外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北京交通大学将对中心进行专项投资,并划拨相应资金,激励相关科研团队进行低碳领域的研究。着力将“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有特色的低碳领域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发、学术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姜雪Cv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