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A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京报网-北京晚报:(2010-04-06)
机关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措施,可以使一部分出行者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但却让一些必须接送孩子的市民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送完孩子上班太早,接孩子又太晚了。”家长们盼着,校车制度的实行,能够解开他们的难题。
家庭出镜
早上6点多,住在海淀区的夏女士一家三口就起床忙碌了。7点20分,夏女士的爱人开车送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上学。“学校离我爱人单位很近,一般15分钟之内,就能送完孩子了,他自己8点出头就到单位了。根据错峰上下班的要求,他的单位要改成9点钟上班,这段时间多‘尴尬’啊。另外,下午孩子4点多就放学了,但他6点才下班,我们只好再给孩子报了个学校旁边的课外班,等于‘变相’给孩子找了个地方等待爸爸下班。”
和夏女士一样,钟女士和爱人的上班时间也是早9晚6,但两个人晚上都经常要加班到7点半或8点才能到家。女儿的小学离她家有800米距离,钟女士的爱人步行送孩子到学校后返回家,再开车送钟女士去单位,最后自己开车去单位。女儿下午一般4点左右放学,周五则一般是2点40分左右就放学了,这样的时间让钟女士夫妇很为难,于是放学接女儿成了孩子姥姥的任务。
“我觉得校车制度应该尽快实行,否则的话,错峰上下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钟女士说。
专家态度
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毛保华:北京市有关部门对“错峰上下班”的实施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我相信将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不过,我预计感觉效果明显的是乘坐地铁和公交车的旅客,“错峰上下班”可以使出行者避开公共交通最拥挤时段。但在驾车出行者中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因为北京很多家庭自驾车的功能是接送孩子,如果这些人的上班时间延后,他们送完孩子可能会先回家,回家后再开车出来上班,那样反而增加了占用道路的时间。
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目前,北京各单位的上下班分为八点、九点、十点等几个档次。此次的错峰上下班政策出台前,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相关人群是赞成的。至于实施上下班错峰后,对于需要送子女上下学等车主的相关出行问题,我们还在持续的研究中。
民间呼吁
社区组织校车运行,由需要服务的家长支付费用,由社区校车接送孩子。
错时上下班制度,对于服务部门,就应该区别对待,像银行、邮政、水电等显然不应该错时,但对学校可以考虑,和国外城市相比,北京中小学上学时间明显过早,并且中小学生上学的时间很容易赶上交通早高峰,所以,推迟上学时间,既可减低交通高峰人流量,又可保证孩子的休息。
如果上班族都能采取错峰到达自己的岗位,那将是一件幸事,推行“三班倒”也是一种不错的设想。
强烈支持错峰!那样上班精神会好很多,坐车不用挤得死去活来,也不用因堵车着急了,心情会变好,工作效率也会提高。
错峰上下班有利有弊,建议必须根据各行业不同特点分别实施。
责任编辑:白蕾bkA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