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周刊:朱一村、谢晚春
在阅读中学习 在阅读中创新
图书馆馆长教你如何读书
主动学习和阅读得到的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9年会上,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因“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富有创意、深入持久、表现突出”而被授予“全民阅读基地”称号,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全民阅读基地” 称号的七家图书馆之一。近日,该校图书馆馆长韩宝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就大学生应该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如何进行阅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与广大同学分享。
利用好图书馆的优势资源
韩宝明馆长说,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一直千方百计从各个角度为大学生和学校老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每年都有新的服务措施出台。“我们在不断增加新的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让读者去发现资源。例如,这几年购买的图书中,很多都有随书光盘。为了能更好地让读者分享这些资源,在数字学习中心将随书光盘按国家多媒体标准转到数据库中。这样一来,既不会损伤、丢失光盘,又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光盘上的资源。”
韩馆长认为,图书馆的资源是很特别的,具有互补性很强的特点。“比方说,交大的图书馆藏书侧重工科类图书。那么,相较于其他文科类学校而言,在文学艺术类的藏书上就显得有些不足。所以交大图书馆参与了北京市图书馆馆际互借计划,在北京范围内与70家图书馆签订了互借协议,建立联合目录和数据库。以后,大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图书馆中的任何一家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分享全部资源。”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也正全速向数字化、多元化前进。所以,同学们以后到图书馆寻找资源时要善于利用新技术为自己服务。
学习也要紧跟世界
关于如何阅读课本以外的图书,韩馆长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抓住学习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用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对某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或者你所学习的专业,可以到图书馆利用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新的、你不了解的知识”。比如说,某个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科研方向等前沿的技术理论知识。这会对你的学业产生有益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韩馆长认为,读完了别人的著作和科研成果,同学们自己还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消化知识。如果有了新的想法,还可以尝试主动与作者进行联系和沟通。也许因为你的新观点,你还会受到研究机构的邀请去进行详细的论述。这就是创新性学习。
通过阅读让自己更多元
“我们那时候读大学,宿舍里的室友晚上睡觉的时候喜欢聊聊天。现在也一样,就是卧谈。”韩馆长回忆,那时候他和室友们想出一个主意,把卧谈和阅读相结合。“法律、地理、历史等等。我们相互制定主题,每个人负责一个。看完一本书就给大家讲,讲完大家自由提问。要是答不上来就回去继续看。日子一长,知识就变多了、共享了,更有针对性了。”
韩馆长建议,大学只有四年,同学们应该让自己更多元。“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有时候去竞争一个工作已经不全靠专业而是靠丰富的知识。就拿运输专业来说吧,学航空运输的不懂铁路运输,学铁路运输的不懂港口运输。而现在的物流是一环紧扣一环,货物下了飞机就上火车,下了火车就装船。如果综合学起来了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不需要有多精通但要通过阅读书籍了解那些知识,这样,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一定会成为一个综合型的人才。另外,还想告诉同学们,通过这样主动学习和阅读得到的东西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