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9-04-24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敬坡

中国军网:记者采访札记:“但求将来真行”

解放军报:李敬坡 2009-04-24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不求刚来就行,但求将来真行,在这里会让你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是北京军区某团一位领导在一线带兵人集训会上的真诚表白。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几年,记者在部队采访调研时发现:许多一线带兵人,特别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干部,他们知识面广,有活力,为什么来到部队后,在一个岗位干了一阵后就变得平庸起来,有的甚至还想“跳槽”?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潜力被埋没了。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人才的表面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有的像巡洋舰,一望便知;有的却像潜艇,深藏不露。”该团政委王健如是说。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不显潜能、不挖潜才,是人才资源的一大浪费!”该团团长白文建说,要调整视角看待那些刚毕业的基层干部,要把他们的才干“琢”出来。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排长江崇贵去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与同期入伍的大学生干部相比,他不太善于表现自己,可谓是“深藏不露”的典型。团营两级就给他交任务、压担子,让他多次参与重大军事活动,军事素质提高很快,先后被评为基层优秀指挥员。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记者采访时得知,像江崇贵这样有潜能又暂时未能发挥出来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团里对他们“不急不躁”,交任务、给条件,促其“显山露水”。对有长项又有短处者,团里也不求全责备,防止将其逼成“会飞飞不高、会跑跑不快、会游游不远的三栖鸟”。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团政治处主任张玉科说,优秀基层干部群体的产生,与自然界的生物链类似,结伴竞争,共生共荣。他们通过开展各种比武竞赛,把基层干部的潜力比出来,每年通过分层次比、各部门细化专业比,比出各职各类、各大专业、各个岗位的尖子,产生了基层干部队伍人才成长的群体效应。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潜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该团总工程师攸鹤至今已有10项技术革新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他说:“作为高科技部队,基层干部队伍人才济济,有了潜力,还要有平台让他们砺才!”在他的建议下,团队成立了装备研究室,遇到装备进行技术革新等重大课题时,抽调基层一线技术骨干合力进行课题攻关,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得到充分锻炼提高。据统计,先后有12名来自一线的基层干部在科技攻关中担当重要角色,并取得了17项技术革新成果。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9-04/24/content_1738782.htm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GY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