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8-12-05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丁军杰

工人日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促和谐共赢——企业民主管理高管层论坛侧记

 PG9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工人日报:丁军杰(2008-12-05 09:25) 
  
  “发轫于国有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不仅是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而且,对于非公企业更是一种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在“纪念厂务公开推行10周年座谈会暨企业民主管理高层论坛”上,来自政府、工会、企业及学界的与会人士围绕“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许多与会人士认为,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符合国际社会产业民主发展的潮流,与实行企业现代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同样可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实行”
 
  “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从我们国家国情、文化和企业管理经验出发,在企业中推行的一项制度,不仅可以在国有企业,也同样可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实行。”
 
  来自中德合资企业——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李慕松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兴趣。
 
  “德国企业有较好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传统和经验,很容易接受民主管理的理念。”据李慕松介绍,该企业认真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后建立了职代会、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制度,在经营管理者和职工之间有效搭建了双向沟通、定期协商的平台。坚持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与工会协商、经职代会讨论。十五年来,菲尼克斯成长壮大,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公司员工工资随着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每年都能得到相应增长,员工对公司更加看好,企业如家的意识渐渐形成。
 
  “要实现企业现代化,应首先体现在管理理念的现代化上。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李慕松深有体会地说,全员参与和民主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鲜明特色和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管理不仅要达到政令畅通、程序严密、监控严格、令行禁止的效果,而且应该具备透明公开、全员参与、自觉执行、充满人性等要求。企业的成功有赖于整个团队持之以恒的努力,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正是引导团队成长的有效途径。厂务公开首先有助于改善员工的心态,使员工体验到平等的感觉,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从而更加关心企业、信任企业、以成为本企业员工为荣;使工作环境变得和谐、放松,劳动变得愉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是企业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元素。
 
  “是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目前,许多私营企业主认为,非公有制企业资产是个人的,没有必要进行厂务公开;还认为职工是企业雇佣的打工者,对他们进行厂务公开也是多此一举。这些观念一定要转变。”
 
  作为中国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传化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许旺泉结合企业实际畅谈了体会。
 
  许旺泉说,传化集团对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是在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加深的。集团不仅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个平台,向职工代表通报有关情况,还运用多种形式实现公开效果。充分利用集团及各子公司的黑板报、宣传窗,集团的内部刊物《今日传化》杂志,及时刊登有关厂务公开的内容,依托网络系统向职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许旺泉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效促进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每年,由集团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对全体中层干部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然后报告集团管委会,作为干部任免和奖惩的依据。近几年中,根据评议意见,给予行政、经济处罚39人,其中开除12人,免职5人,被降职的有5人,扣降奖金的有23人,使全体干部处于广大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中,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干部队伍建设。“实践证明,非公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以法制化、制度化推进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中
 
  受经营者的思想认识、企业规模、管理理念和发展水平的多种因素影响,在非公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许多地方目前仍然是个难题。如何破解难题,来自非公企业众多的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孔祥鸿讲述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厂务公开抓法制建设,就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我省非公企业厂务公开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法制建设是要害。”
 
  据孔祥鸿介绍,2002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东省厂务公开条例》。2004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9月,工会联合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工商联等9个部委(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基层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广东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进行立法。
 
  由于有了法律的推动,政策的指导,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从不愿意到愿意,从不自觉到自觉实行厂务公开。至2007年底,全省已建工会的非公企业已有86%开展形式多样的厂务公开活动。其中,61%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并作为厂务公开的主要渠道。
 
  孔祥鸿说,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除了法制化,还要注重搞好制度化管理和与企业管理体系融入化工作。10年来,广东先后出台《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考核(暂行)办法》、《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行贯标认证制度的通知》等10项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使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从而不受有关人员调动更换等因素影响。在非公企业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广东特别注重不搞“两张皮”,不游离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系统之外,而是努力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融入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更为完善、严谨。因此,也使许多非公企业逐渐提高了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认识,从“要我公开”转变为“我要公开”。
 
  在不断创新发展中释放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如何不断把厂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对此,与会人士提出了看法。
 
  “大连市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国企改制健康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并取得一系列成功经验,但改制后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并没有结束。”
 
  大连市总工会副主席曲潮阳说,国企改制后变成非公有制企业,在非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加之一些企业的规模、性质、效益、发展阶段的差异,也给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另外,改制后新企业劳动用工的自主、多样化,职工队伍构成的多样化,也给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所追求的公平、公正带来新的挑战。对此,就要积极探讨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到公司法人治理之中,纳入到企业管理日常工作之中,并坚持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平等协商制度相配套,统筹安排,使之融入到现代企业各项体制、机制和制度中,努力构建企业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马兰霞说,目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如何适应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人员流动大等特点,还需找到有效办法。在公司制企业中,如何与董事会、监事会有效地衔接,在决策中体现民主化科学化,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非公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涉及面大,政策性强,要利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党工共建和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工作平台,合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石美遐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全球产业民主制度等多角度论述了民主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美遐说,职工民主管理或者称民主参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劳动关系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劳动者的一项集体权利。这种集体劳动权利与传统的劳动三权(团结权、谈判权和争议权)比较,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权利。就本身的实质而言,参与权是对管理权的一种分享,它不是直接管理权,也不是一种替代管理权。与劳动三权比较,参与权更注重劳动关系双方的共同利益与合作。因此,看到这种本质,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应当惧怕或者是反感职工民主管理,而应接受它,使之成为提高企业绩效的一种途径。
 
  石美遐说,企业是劳动力资本与股东的金融资本“合资”形成的契约组合。职工不仅是雇员,还是企业的一方主体,职工与股东是一种人格平等的合作关系,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风险的共同承担者。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际社会产业民主发展潮流的制度,正如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样,它在我国各类企业的发展也同样是必然的。其生命力是不言而喻的。
 
  论坛使与会人士产生许多共鸣,他们认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制度坚持创新和发展,将使员工和企业和谐共赢,进而对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