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8-07-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赵秀红 杨晨光

中国教育报:科技奥运 探索激流回旋的奥秘

        近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皮划艇激流回旋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获得银牌。新华社发。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皮划艇激流回旋,这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你听说过吗?其实,很多人不熟悉它并不奇怪,因为这项在欧美非常流行的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队成立,到现在不过9年时间,在国际上水平还比较落后。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据北京奥组委体育部皮划艇竞赛副主任徐刚介绍,2005年年底,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和北大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了“湍流与复杂系统科技奥运攻关组”,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展开科研攻关。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中,运动员要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划过湍急的河道。2006年1月,团队的十多位教师和学生深入国家队调研,4月开始运作“激流技术认知创新平台”,将流体力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系统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训练实践中,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除直接服务竞技项目外,高校科技工作者还积极为大量的管理工作提供解决方案。据初步估计,奥运会期间全市各场馆高峰日人流聚集量将达115万人次/日。如此大的客流量,如此严格的疏散时间限制,北京的公交该如何应对呢?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北京交通大学主持的“奥运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课题,是北京市奥运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的子课题,通过高效的运输组织方案,实现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进而改善现有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今年7月10日左右,该系统将在北京公交系统全面推广使用。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备战奥运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如清华大学牵头制定的奥运场馆的环保节能标准,被应用到各个场馆建设中;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合作研发的“奥运手语播报”,奥运会期间,可以使中国2067万聋人通过电脑网络平台,与普通观众一样及时全面了解奥运赛事……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北京奥组委技术部三级项目专家张继伟说,为实现“科技奥运”的承诺,全国各高校结合北京奥运会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团结协作和联合攻关的优势,开发和应用了大批先进、适用的创新技术成果,在奥运场馆建设、运动科技、数字奥运、奥运交通、赛事准备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据悉,为推进科技奥运建设,中国各方力量已经投入35亿元,全国共有50多所高校与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的3.5万名科技人员参与了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本报记者 赵秀红 杨晨光)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3日第4版ps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