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E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新华网:周婷玉 吴晶 杨维汉(2008年06月12日 19:04:14 )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周婷玉 吴晶 杨维汉)虽然浙江宁波并不是2008年奥运会赛事城市,但今年以来,陶文娟已在她所在的社区组织多次奥运主题活动和志愿活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社区的居民,还有与陶文娟一样的进城务工青年。
22岁的陶文娟是出席共青团十六大的代表,也是浙江宁波奉化力邦社区的工作人员。看到不文明现象,她会提醒别人“奥运会来了,要讲文明”;面对国外记者,她就很自然地以“我们中国人”自称。
“举办奥运会圆了中国百年的梦想,和每个中国人都有关系。”她说。
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和爱国热情,这是参加共青团十六大的代表的共同感受。
团代表张文江在北京奥组委工作。他说,奥组委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3岁,一半以上都是青年,其中有一些人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和发展机会回国服务,还有的放弃百万年薪到奥组委应聘。
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张燕代表有4名队友正在备战奥运。“我虽然没有参赛,但在为队友加油鼓劲的同时,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
22岁的团代表涂怡君是中华女子学院大三学生,她将在奥运会期间为媒体提供志愿服务。“亲身参与奥运、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这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的梦想。每个青年都有义务去为办好奥运会出一份力。”
今年以来,涂怡君在同学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奥运气息:“大家都很热情地参与志愿服务,自主维护国家形象、宣传民族精神。”
据统计,今年3月31日奥运志愿者报名截止时,申请人数已达112万余人,其中北京地区有77.2万人,35岁以下的申请人占到97.87%。在超过170万名的城市志愿者申请人和近百万名社会志愿者中,团员青年也是重要的有生力量。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德瑜指出,奥运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是奥运精神的一个方面,它召唤当代青年怀着为祖国增光、为奥运添彩的满腔热情来工作,还将激励他们把热情奉献投入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代表看到奥运志愿者为了坚守岗位,连续48小时不睡觉。而他们都是在家没吃过苦受过累的孩子。”
刘剑指出,志愿精神不仅是中国迎奥运的亮点,还在社区服务、助残行动和重大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在“5·12”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很多青年志愿者和奥运志愿者都在一线。
在北京担任保安的团代表陈斌斌说,地震发生后,我们保安队30多人立刻要求捐款、献血。
“奥运推动了志愿精神在中国的传播,”刘剑说,“当代青年在参与奥运的过程中,摆脱了独立、自我的标签,展现出甘于为祖国牺牲个人利益的形象。”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12/content_8355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