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08-06-0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唐景莉 杨晨光 王友文 刘琴

【心系灾区】中国教育新闻网:危难中青春之歌如此激昂

 ye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唐景莉 杨晨光 王友文 刘琴(08/06/05)
 
大地震动,苍天哭泣。8.0级大地震!数万人埋在废墟!数百万人痛失家园!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报纸,通过广播,灾情报道迅速传到中国每一个角落。
 
校园顿时失去往日的平静,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热血沸腾。
 
他们要用自己焕发着青春气息的血浆,挽救灾区同胞的生命;他们要用浓浓真情,抚慰灾区同胞失去亲人的伤悲;他们要用还显稚嫩的肩膀,为民族和国家分担一分忧患。
 
有人说,这场大地震,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和中国人民。
 
我们也想说,这场大地震,让世人更加了解了中国大学生!
 
  用热血解读“生命高于一切”——“我恨不得能献800毫升,但是医生只允许我献200毫升”
 
汶川大地震像恶魔一样吞噬着生命、用伤痛折磨着劫后余生的人们。抢救在地震中受伤的人民群众需要手术、濒临死亡线的人们需要紧急救治,灾区的血液告急!
 
巴蜀告急,华夏同心。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卷起袖管,加入到献血洪流当中。
 
在成都、在重庆;在北京、在天津;在上海、在南京;在广州、在深圳,排队献血的队伍里随处可见大学生们踊跃的身影。
 
在华中农业大学献血站,许多学生排起了队,由于是限量采血,天气又比较热,医务人员劝大家回去。但大学生们都在原地等着,每个人额上都是密密的汗珠,没有人离开。经济学0502班的段祖雄十分后悔地说:“我要是不去吃饭就好了,刚吃完饭过来就不发登记单了。”
 
看着自己的鲜血一滴滴流进血袋里,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李轶笑了,笑容里流露出自豪:“我恨不得能献800毫升,但是医生只允许我献200毫升。”
 
本来北京市血液中心没有安排到北京交通大学采血,但是在学生们的一再要求下,血液中心派了一辆采血车开进校园,校医院、校团委和校志愿者服务团紧急通过网络发布、短信传递的方式通知各院系。尽管通知的时间很紧张,但仍然有300多名学生5月14日一早便赶到献血现场。
 
  看到学生们踊跃献血的情景,北京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感动地说,从清华大学到北京交通大学,我们处处感受到的是青年学子们对灾区人民的深情,从他们年轻、健康的身体里流出来的鲜血将与他们的精神一道,在获救的生命中延伸。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