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航拍美景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地理位置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主持人(王世林):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关注》。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儿我们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另外,今天对于参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建设者们来说,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今天下午,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了。那么这座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由中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建设和自行管理的,这个大桥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的建成对于普通的民众,还有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这些话题,今天演播室请两位嘉宾为我们做进一步的解读,我来介绍一下。一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孟凡超先生,您好,孟院长。
A:孟院长(孟凡超)
您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防灾工程研究所教授雷俊卿女士,欢迎两位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的节目。
今天下午这个大桥正式通车了,还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下午的背景情况。
解说:
今天下午我国自行建设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正式通车。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人 赵洪祝:
现在我宣布,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
解说:
从这一刻起,上海到宁波之间的陆地距离被缩短了120公里。
大家建设者:
作为大桥的建设者,我们今天看到大桥顺利地通车,感到非常地高兴和自豪。
市民:
人民来往之间尤其省时间,尤其省钱,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了。
解说:
作为北抵沈阳,南达海口的省海高速的交通咽喉,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成为我国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大动脉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串联起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2小时交通圈。
主持人(王世林):
刚才我们看到了下午这个通车仪式非常隆重。孟院长,包括您在内,可以说这座大桥的通车凝聚了很多工程师的心血,今天看到这座大桥正式通车了,您的心情肯定不错。
A:孟院长(孟凡超)
非常好,我感觉到第一个是十分地高兴,因为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盛事。人嘛,人逢盛事精神爽,万分高兴,这是第一。第二,我觉得非常自豪,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说明中国的交通建设者、中国的桥梁工作者,为国家奉献了一座世界级的超级桥梁工程,非常自豪。
主持人(王世林):
您这两个词用得都很好,一个是世界级,一个是超级的。
A:孟院长(孟凡超)
超级的,确实是。在杭州湾大桥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是主要是设计者和建设者克服了三个大方面的困难和突破:第一个是大桥的气象方面的障碍,这个桥是位于咱们国家的台风的影响区,大桥的建设和将来的运营都会在台风的这个区域里面。可以说施工过程当中,广大的建设者或者是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为了解决台风问题,应该是动了很多的思维和智慧。第二就是地质条件,杭州湾这个地方的地质条件是比较复杂的,一个是少有的软基,少有的软土地基。第二,这个地方还有一部分桥梁的区域下面埋藏着可燃的气体,就是我们讲潜层的沼气,在施工程当中,为了规避风险,确保安全,我们也应该说有很多的创新。第三个就是水文,杭州湾地处也是世界比较强潮流的地区,也是中国强潮流的地区,在建设过程当中应该说克服了诸多的困难。
主持人(王世林):
的确,这个桥凝聚了你们工程师们很多的心血。雷教授是业内人士,一直肯定也非常关注这座大桥的建设情况,这座大桥今天正式通车了,您怎么看?
B:雷俊卿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看到我们杭州湾大桥胜利建成通车,心情也是非常地激动和兴奋。正像孟院长所说,是我们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建造、自主管理的,应该是说超世界级的长桥。因为现在杭州湾大桥是跨海大桥当中最长的,那么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桥梁的建造、设计、施工、科学管理和科研方面的一个世界级水平,也是广大的、数以万计的桥梁建造者奉献给祖国的一座桥梁丰碑,所以我们心情都是非常地高兴和激动。
主持人(王世林):
您讲到这是丰碑。
B:雷俊卿
对。
主持人(王世林):
好,我们下面结合一个图看一下,杭州湾跨海大桥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喇叭状的杭州湾是呈现在了长三角的南翼,那么南北两岸的宁波、嘉兴隔着红海湾是相望了几千年,今天下午通车以后,在海上开辟了一条路,可以说缩短了很多人们通行的时间。到底这条路能够缩短多长的时间?有没有计算过?雷教授,你们有没有计算过?
B:雷俊卿
这个据专家设计计算,历程上如果宁波绕到杭州到上海,和现在从宁波跨杭州湾大桥直通上海,距离缩短120公里,可以节省大一个半小时,这样就极大地改变了沪、杭、甬三地的四维坐标时空关,三地之间两小时交通圈的实现,会给三地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工作、旅行、生活、一天往返的便利,甚至三地之间百姓的工作方式可能和思想观念都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记者:
两位对这个桥都是称赞有佳,用了世界级、超级、丰碑这样的词,到底这样的桥,它有多大?我们也做了一个计算,咱们做一个比较形象的比较,混凝土的使用量,据说这个量相当于再造8个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大家已经看到了,是一个很庞大的一个建筑。还有一个就是用钢量,这个用钢量,咱们拿鸟巢做比较,杭州湾跨海大桥用的钢相当于再造7个鸟巢。还有一个就是它的长度,长度大家都知道武汉长江大桥,这个比较有名,这个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长度相当于是21个武汉长江大桥。再一个就是它的投资,投资额也是国内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一个桥梁。就是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大,这个桥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所以刚才两位用的词来形容,怎么用都不过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背景短篇来了解一下,到底这个桥通过这些数字来说明一下,还有哪些数字来概括这个桥,来数字解桥。
解说:
杭州湾跨海大桥长36公里,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额14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米造价约40万元人民币,是目前投资额最大的桥梁。大桥工期4年零4个月,平均每天向海中推进30米,6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人员参与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共用桩5513根,每根长达90米,特殊的防腐工艺能包括它们一百年不被海水侵蚀。大桥的混凝土用量达245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1/4的容量,大桥用钢量达到了80万吨,能建造7个鸟巢。
主持人(王世林):
我们经常说这个桥建成以后,可以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限变了通途。这使我想起来,我们古代人形容这个桥经常说叫“长桥卧波”,我们知道,这座桥在设计的时候,好像你们也用了“长桥卧波”这样的理念。
A:孟凡超
是。
主持人(王世林):
您作为参与这座桥的总体设计,你给我们解释一下,当时这个桥的设计理念是根据什么。
A:孟凡超
大家也体会到了,杭州湾大桥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S状的一个桥梁的平面布置,纵断面上它同时又是有两个驼峰,这两个驼峰就是我们的主航道,或者通航孔桥。
主持人(王世林):
必须要让船从下面过。
A:孟凡超
所以这样子的一个大桥,它实际上是一个空间的三位的一个动感的曲线。那么这么做我们是依据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个,给大桥增加动感,确保行车安全。大家知道,在道路工程里面,长直线地选型就意味着单调,单调就意味着可能容易导致司机的疲劳。在这样的情况下,杭州湾大桥我们是基于驾驶者过桥的安全的考虑,设计成了一种富有动感的一种理念,这么一种思维。第二,也是为了使这么长一个世界级的30多公里的桥,这么一个长度的结合物,能够很好地顺应我们的水文的这么一种特点,因为杭州湾的宽度,刚才讲30多公里,它各个地方的潮流的流向是不一样的,桥要和大自然很好地顺应它,和谐,那么我们从设计上讲,就是希望把这个桥轴线和我们水流的夹角,水流流向形成一个几乎正角的方向是状况,是最好,也同时有利于通航。再有,这样子也可以给我们的桥墩冲刷带来比较好的结果。所以,这个“长桥卧波”也是从这些方面考虑。再有,我们也是为了大桥的一个景观,景观设计的需要。
记者:
不光要实用,还要美观。
A:孟凡超
对,所以这几者兼于一身,长桥卧波。
主持人(王世林):
对。这座桥是经过四年多的施工,直到今天才正式通车的,可以说,凝结了很多人的心血在里面,而且创造了很多的世界第一。孟院长,您给我们打个比方,跟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桥梁做一下比较,到底这座桥有哪些领先的地方?为什么说它是世界级的,是超级的?
A:孟凡超
杭州湾大桥应该说在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取得了6项国际和国内的第一,第一项,应该说就是指我们这个桥梁的长度之最、规模之首,都是在世界级之首,之最。第二,我们这座桥采用了国内最大直径的钢管桩和最深的钢管桩,桥梁打入地层以下,它的直径也是最大的,打这个桩越深,直径越大,那它需要的能量和技术难度就越高。
主持人(王世林):
你说深是98米,最深的地方,那么直径是多少?
A:孟凡超
一米六,在国内也是最大的。再有一个,就是我们这次的50米的引桥,采用了整体梁上运梁和梁上运梁安装的工法,这个工法它的运输量体的重量和架设梁体的重量也应该讲创造了世界之最,过去西方只做到了900来吨,我们现在做到了1400多吨,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再有一个,我们这次在70米的引桥上,在整体抑制和架设上我们采用了二次张拉技术,用是运力张拉我们采用两次张拉,主要的好处就是解决了我们长跨度桥梁整体抑制情况下的梁体的一般性的裂缝问题,这也是多年来困扰桥梁工程界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再有就是我们南面的引桥区处于潜层沼气区,这个沼气在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好,就容易导致安全和危险。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提前控制放气的基础,这个也是在国际上绝无仅有的。
主持人(王世林):
您觉得咱们这座桥跟世界上哪座桥比较像?相比我们有什么特色?
A:孟凡超
应该说美国也有30来公里的桥,中国去年通车的东海大桥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也是规模很大的桥,这个桥我前面讲了,我们三个方面困难的克服,自然条件上的因素和障碍,应该就是我们这座桥有别于其它世界级的长桥的特别之处。
主持人(王世林):
从它这个形状,外观设计上,您觉得我们的特别之处在哪儿?
A:孟凡超:
刚才讲,长桥卧波,S形的这个。
主持人(王世林):
世界上有这样的桥吗?
A:孟凡超
有,当时应该说他在处理现行的设计上和总体设计的问题上,应该说我们比人家还要高一层。我刚才讲,我们是三个方面来考虑,考虑三个方面的需求。从现在中国建桥的水平来看,我顺便也讲讲,我们现在中国应该说是世界桥梁大国,大家当时谈论,确实也是当之无愧,我们在斜拉桥、悬锁桥,梁式桥以及拱式桥的这四大桥领域里面,跨度居世界前十位的,中国都占了50%以上。
主持人(王世林):
有一半在中国。
A:孟凡超
有一半以上在中国,甚至60%以上在中国,所以这几种数字本身就说明中国在建桥的领域里我们是怎么一个水平。
主持人(王世林):
你刚才讲了,我们这座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桥相比,有什么样领先的地方。我们知道,这座桥在使用方面还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我们记者在这座桥正式通车之前,特别先去体验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跟大家去看一下。
记者:
我们现在已经行驶到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上,在行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个路面上有一道白色的线和其它的交通标线完全不同,它上面布满了突起的小颗粒。
解说:
这条白色的线叫做隆声带,主要是用来防止司机偏离行驶车道的。一旦车子偏离原来的车道,压到隆声带,车身就会抖动,并发出“隆隆”的响声,提醒您,车跑偏了。
车辆开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刚才还是橙色的护栏,突然变成了绿色,而随着车辆不断前进,护栏的颜色也在不断地变化。原来,这是为了防止司机在开车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而发生危险,大桥的护栏被漆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而大桥呈S型,蜿蜒曲折的造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机驾驶的注意力。
行驶途中,我们还发现,大桥的路边安装了很多形状各异的设备。
记者:
我手边的这个橙红色的小箱子是一个太阳能报警电话,当您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状况,但是又没有随身携带通讯设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它来进行求救。
画外音:请问需要什么帮助?
解说:
在大桥的每根灯柱上还安装了这样的一个高音喇叭,如果司机遇到了困难,工作人员通过探头看到后,就可以通过喇叭告诉你解决的方法。
记者:
经过20多分钟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杭州湾大桥的另一端,但在行驶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由于杭州湾大桥大部分的路段都是在海面上,因此不可能设置应急通道,那么如果车辆在桥面桥发生了大规模的拥堵,到底该怎么进行疏散呢?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副总指挥 朱瑶宏大桥管理:
如果桥梁上出现车辆现象,总控室内它会自动报警,检测设备自动报警,同时马上通知两边24小时执勤车辆迅速出动进行排障,如果排障一时排不开,我们可以迅速打开在排障点的前后两个活动栏杆,在对方车道上隔出一个逆向车行线,让车辆分流,已达到保持通行的目的。
主持人(王世林):
刚才我们看到这个片子讲到了,这个车从白天看它的颜色设计,这个栏杆的颜色设计是五颜六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就像一个彩虹一样,正好架在杭州湾上面,这是我们白天看到的。如果晚上的话,这个桥的灯光设计又是什么样的特点?晚上看起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雷教授
B:雷俊卿
灯光设计方面,设计者也是独具匠心,分为灯光照明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光照明的灯光大约就有1844盏,每42米就有一个照明的灯光,使得司机在驾驶的时候感觉非常地安全、舒适和平谈,这是一个作用。这每盏灯都还单独装有监控的模块,这也是咱们中国人做的一个独创的技术,可以管理和控制,根据大桥实际的流量,灯光可以多开和少开,可以节能。
另外从景观灯方面,设计者也是特别地尽心,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有一般的景观轮廓灯主要分布在南部引桥,主桥的斜拉桥上,它有斜拉索上分布的,一般的相当于激光照明的白色灯,非常的漂亮,然后在锁塔上的照明,锁塔的照明一共设计了130套投影的灯光,这个灯光效果打出来,刚才大家从已经放出来的录像上已经看到了,效果是非常辉煌,在节日和我们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比如说我们今年是奥运之年,奥运之年将来我们的奥运火炬还要杭州湾大桥跨过,如果我们跨过的时候是白天,那么就不需要照明,如果是晚上,我们把灯光一打,就非常的辉煌。第四种,重点就是为我们桥梁安全,也为船舶的行驶安全考虑的灯光,就叫航道照明警示灯,这个主要设在主通航孔,使得行驶的船舶通过通航孔的时候,尽量在主通航孔通过。
主持人(王世林):
如果是晚上的话,在空中看这座桥,肯定是像一条火龙一样,非常的漂亮。
A:孟凡超
是。
主持人(王世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大桥它还承载着一些举行庆典活动的功能,比如悉尼大桥,经常搞一些比如说放焰火等等,那么这座大桥有没有这种功能?
A:孟凡超
现在倒没有考虑,但是我想以后,大桥管理者和使用大桥的有关部门会有这些想法。刚才雷教授说的我再补充一点,就是你刚才问到,桥上栏杆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若干种,同时也是为了考虑提高司机的兴奋度,保证交通行驶的安全。
主持人(王世林):
得有变化。
A:孟凡超
给人造成一种动感。
主持人(王世林):
对。
A:孟凡超
克服单调乏味,我想大家今后如果有机会架车过这个大桥,会有这方面的感觉。
主持人(王世林):
对。是否会承担这种庆典的功能,可能要看以后相关方面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A:孟凡超
对,包括大桥安全。
主持人(王世林):
但是不知道你们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大桥的一种旅游功能,刚才我们看到在这个桥的中间的部位有一个伸出去的一个像码头一样的,叫海上观景平台,现在据说这个观景平台还在施工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建成,那么这个观景平台,你们当时要设计这样一个平台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A:孟凡超
这个观景平台应该是杭州湾大桥整个工程和设计工作的一个亮点和一个创新点,也是大桥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海中观景平台在世界超长跨海大桥里面都是第一次采用,主要应该说它有几个方面功能:
第一个,就是在施工阶段,它是作为海上的一个紧急避难场所,比如说风、浪情况下,威胁到人们的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上这个平台。
第二,在使用阶段、运营阶段,那么它有一个交通紧急救援的功能,比如说大桥将来在中部一带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可能从大桥的海中平台去救援,就更加便捷和快速。
再一个,就是旅游观光的功能,一座大桥要更好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也体现在人们观桥、用桥,体会大桥文化方面。
再有一个,就是我们海中平台对大桥具有交通、监控、管理的功能,几个方面于一体。
主持人(王世林):
对。两位多次谈到了这个大桥还要在自己运行的过程中,还要有通航的功能,所以您刚才讲到设计的时候有几个起伏。那么要过船的话,雷教授,这个防撞这面的设计怎么样?
B:雷俊卿
关于杭州湾大桥防撞方面,设计者因为考虑到使用年限有一百年,来往船只还是比较多,设计上的考虑大约是有500个非通航孔,非通航孔也可能由于比如说海上的风浪的原因,或者是一般的小船操纵的、机械的,比如说失控或者是主观人为疲劳的、驾驶的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桥梁设计者和管理者在这里边也想了很多方法,就是增强它的管理功能和措施,比如它设计了监督监控功能,可以通过通讯、高频来人为控制,就是对这个船舶发出警告信号,然后还可以设一些航空的和航船的一些指示灯,告诉它。
另外,主通航孔,刚才我们就说了,它设计了一共有574套的航道警示灯,这个警示灯就指示重要的船舶一定要通过主通航孔来通过,并且通过的时候看到灯光这么明亮,使得架船者不至于疲劳,或者走错航道来撞桥墩子。
主持人(王世林):
这方面都已经考虑到了。
B:雷俊卿
对。
主持人(王世林):
台风的影响您刚才前面也介绍了,已经完全可以抗台风。地震这方面,包括雾天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这方面考虑过吗?
A:孟凡超
有。地震我们杭州湾大桥这里总体来说,它的地震裂度不高,不是控制大桥设计和建造的难度。雾,我们应该说在通行上有所考虑,大桥都设置有防雾灯,一般性的雾,或者中等以上的浓雾都是不影响交通的。
主持人(王世林):
这个地方又是非常活跃的地方,你们对于车辆的载重能力有没有限制?
A:孟凡超
车辆的通行,这个是我们安全国家现行的货载规范来执行的,应该说这个大桥的承受货载的能力,我认为在国内来说,比其它的有关桥梁的水平和能力会更高。
主持人(王世林):
您简单地给我们展望一下,随着这个桥的通车,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A:孟凡超
应该说,对长三角的影响,这个桥确实是太大太大了,应该说这里面主要我觉得应该从交通在社会经济当中的作用来看,现在咱们国家这个大桥所处的叫长三角或者叫杭州湾地区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一个城市群,世界第六位的城市群,交通要整合,要缩小时空观,才有可能把城市化的功能和资源整合好。
主持人(王世林):
可能我们要继续看,随着这个大桥的建成到底会对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非常感谢两位今天就这个话题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的讨论,谢谢你们二位。
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今日关注》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点击看视频>>>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Kq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