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3日下午,又逢盛会的人民大会堂,国徽高悬,红旗招展,庄严雄伟,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将在这里隆重开幕。下午2时许,出席会议的2000多名新一届政协委员,在众多记者的簇拥下,陆续踏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踏上了履行参政议政神圣职责的大舞台。kpL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年年“两会”,岁岁不同。今年的大会是完成政协换届的大会;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是北京奥运会之前召开的大会;是正逢改革开放30周年召开的大会。这些重要的因素,使得各界对今年大会的关注与期待超过以往。全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改善民生的举措密集出台、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化……从去年到今年,喜事大事不断,为本次大会的召开鼓劲助威。
“今年民生问题将成为两会的热点,很多委员带来了反映百姓心声的建议和提案,希望成为聚合民心、畅达民情的桥梁。”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李晓林边上台阶边对记者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GDP增长的同时,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得到了很多委员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兴旺集团董事长韩兴旺是位撒拉族同胞,他虽然是商界人士,但一直心怀教育、情系师生。在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时,韩兴旺就多次为藏族、撒拉族的孩子免除学杂费而奔走呼吁。“现在学杂费国家都给免了,我不用再为这事操心了,但能不能提高寄宿生的生活补贴,在学校的布局上能不能考虑到游牧民的生活实际?”韩兴旺委员希望在今年的两会上,再为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孩子们呼吁。
“老”委员新建议,新委员新期待。在2237名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新委员的人数达到1232名,所占比例比上一届高出近5个百分点,超过“半壁江山”。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凤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走入会场的时候,她心情格外激动。她说,刚刚公布自己任全国政协委员时,就有不少人找她,反映的问题涉及很多内容,譬如幼儿园收费、研究生待遇、教师住房等,“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做低头拉车的人,要站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参政议政,充分调研,增强提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王玉凤在身份的转变中,找到了一名新任政协委员的神圣位置。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下午3时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庄严的国歌响起,2000多名委员带着人民的期待和重托,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共谱新篇。(本报记者 赵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