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将芭蕾舞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民族艺术与西方经典的融合中,体会到高雅艺术的巨大感染力,能够在学校里欣赏到这样的演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芭蕾舞,今晚太幸运了……”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大学生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出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的一段话。自2005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普及高雅艺术的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欣赏高雅艺术,聆听专家讲座,校园里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了显著的效果。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歌剧和电影一样精彩”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高晓非常幸运,当中央歌剧团走进浙江工业大学演出《卡门》、《茶花女》等经典歌剧时,他被艺术家邀请到台上互动,扮一个小角色。回忆当时的情景,高晓激动地说:“当艺术家们唱着意大利语在身边徘徊时,我感觉高雅艺术一下子贴近了心灵,原来看歌剧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精彩。”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青年学子最具热情,也最具创造力,对高雅艺术的教育也充满向往和需求。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成员、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杨青说,在赴西北几所大学讲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期盼与热爱,他们有着一股渴望参与高雅艺术创作活动的殷殷之情。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的演出结束时,全场学生起立鼓掌长达3分钟,乐团不得不加演两首曲目。在南京大学交响乐团的专场音乐会上,伴随着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之作---《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全场学生不约而同地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打着节拍,哼着曲调,舞台上下交相辉映,将整场音乐会定格在一片欢腾的音乐海洋中。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艺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尽管功课非常紧张,北京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张陶还是坚持每周参加学校管乐团的训练,从“零基础”到成为学校交响乐团的主力长笛手,张陶凭的是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张陶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自从参加了学校管乐团之后,张陶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流,而现在变得开朗活泼,在今年的中秋晚会上,他还主动要求为大家表演节目。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说,高雅艺术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都是与社会脱节的束之高阁的文物,也不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享受的专利,高雅艺术本身就应该是所有人享有的,它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因此,只要不把高雅艺术作为潮流文化的对立面,并且以适合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引入高校,肯定能给大学生震撼和鼓舞。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大学校园不仅要在学术上包容并蓄,也要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大学的舞台上,不仅要有流行的‘庞龙’,也要有高雅的‘郑小瑛’和国粹的‘于魁智’。”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说,“在大众文化抢足风头、流行主导青年一代的同时,更要继承和弘扬高雅的文化艺术。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书法、舞蹈或其他一些艺术,对于学生们的心灵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于自身天性的基本需求,也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成长,这是教育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把艺术教育纳入规范化教学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和文化部每年组织国家级文艺团体到全国高校免费为大学生演出,活动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去年,中国京剧院、国家话剧院、中央歌剧院等10个艺术团体走进13个省份的高校,演出了百余场高雅艺术节目,今年,还将有130多场经典剧目演出走进校园。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专业团体走进校园,举办高水平的音乐会,许多著名艺术家也纷纷登台献艺,经典的音乐和艺术家的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使得高雅艺术在大学校园里真正实现“曲高”而“和众”。同时,不少专家表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虽然是推广高雅艺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真正帮助广大学生理解和接受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关键还在于长期的教育引导和艺术氛围的熏陶,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把艺术教育纳入规范化教学轨道,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从兴趣、娱乐层面提升到鉴赏与认知层面。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不少高校也开设了各种各类艺术课程。天津大学开设的课程近20门,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几乎每个在校生都能选修一门艺术课或参加一个艺术团队,每个学生在大学4年中都能欣赏10场以上的中外名曲音乐会,艺术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大管理学院学生张东岳在选修了“合唱”课后说,合唱课的时间不长,但绝对不虚此行,让我们充满数理化符号的大脑保留了一份高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大智慧,那是科学无法给予我们的。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那些参与演出以及观看演出的学生,在结束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后,对自己的这段经历将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其作用和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些课程所能够取代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祖强说,“在大学中普及高雅艺术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要让这一工作从普及的层面逐渐走向更高、更深入的层面,使大学生真正深入其中、参与其中并终身受益,使他们在人文精神与全面素质方面得到真正的提升。”(本报记者 杨晨光)Qp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