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师者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师者风采

时间:2016-08-12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安薇

李德才:一树独先天下春

1.jpg

金秋十月的交大校园里,银杏叶由绿转黄,交大迎来了她最美丽的时节。工程训练楼的一角,暖日倾射,一位长者正埋头看书,并不时地摘抄记录,远远看去,他仿佛孤立于世,进入了书的世界中。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李德才。和蔼可亲,睿智深邃,一位亲切随和的学者走近了我们。刚刚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的他,谈到荣誉,平和谦逊,更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与优秀前辈们的故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老先生们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受益匪浅。”

2.jpg

3.jpg

1989年冬北京

清华大学的一间教室里,精仪系的吴宗泽教授和一位年轻的学生相谈甚欢。学生一边神采飞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边快速地做着笔记,时而若有所思,时而会心一笑,眼睛里充满了对吴教授的敬仰与崇拜,他正是慕名前来拜访吴教授的李德才。在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教育资源并不丰富,只因看到吴教授的书很受启发,李德才便想方设法打电话到清华精仪系系办请求系里帮忙联系吴宗泽,希望向吴教授当面请教学术问题。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彼时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李德才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去旁听大师们的授课。从北航通向北京市其它著名高校的路上,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转弯都清楚记录着李德才潜心向学的足迹和身影。吴宗泽、张世民、梁灿彬等教授的授课宛如轻舟,没有惊涛骇浪,却如涓涓细流般引领李德才进入知识的海洋里徜徉。电磁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李德才几乎听遍了相关专业的所有课程。“每次听老先生们的授课,侃侃而谈的大师风范和激情投入的专注神态激发了我对教学的热爱。老先生们讲课特别重视细节,梁灿彬教授会在课上给大家标注重点专业术语相应的英语单词及音标,吴宗泽教授已做到对书中内容了如指掌,即使是细小的机械参数也能信手拈来。我现在的很多教学方法大都得益于老先生们的启发。”

说起曾经求学若渴的岁月,李德才依然充满激情,“老先生们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受益匪浅。”传承着老先生们教书育人的情怀,李德才开始了他20余年的教学生涯……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好课才是第一要务。刚刚走上讲台的李德才意识到:清晰明了的课堂讲解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这门课的喜爱程度。他认为将晦涩难懂的机械专业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掌握的课堂形象知识,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根本职责,因此为了讲好课,他每天对着镜子练习,从语气语调到面部表情,再到肢体形态,最后还会自我录像,反复观看,总结不足。现今的李德才讲课已完全不需要讲稿,经过多年的积累,他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早已烂熟于心。

谈到教学,李德才很骄傲地拿出他的“法宝”:三百多本厚厚的笔记本。每一本大部分都是李德才的教学记录,从讲课感悟、学生反馈,到学期总结、问题经验,挤满了每个大本。有思考、有沉淀,更有一个师者不断反思的内容。李德才认为在教学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深度、有水平、有方法”是同事张志力老师对他教学工作的评价。而褒奖的背后正是源于李德才二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朝乾夕惕的成果。

知难而进冲云破雾

“不怕失败,越是有挑战,越要迎难而上!”

4.jpg

1993年夏 山东淄博

山东淄博的真空泵工厂里,李德才一边实验一边研究,年轻的李德才坚定地认为,磁性液体在中国一定会有大的发展,可现实情况却是磁性液体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发展起来,国内研究资源非常匮乏,磁性液体只有成品,却不知如何研制,面对这样艰难的境况,有的老师希望他放弃关于磁性液体的选题,转而参与关于机车滑动轴承研究的国家课题,此时有关轴承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无论是参与实验还是完成博士论文,对面临博士毕业的李德才都有很大益处,但李德才凭着他独到的眼光和骨子里的不服输,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在磁性液体密封技术的研制方面做出自己的成就来。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李德才正在宿舍专心研读相关书目,一个陌生人的来访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原来这位陌生访客正是山东真空泵厂的厂长,正在为真空泵的密封技术发愁,在杂志上看到李德才发表的相关论文,慕名而来。厂长希望能邀请李德才参与真空泵密封技术的研制,并承诺帮助他搭建实验台,当时学校还未建立相关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十分困难,李德才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欣喜若狂,便欣然答应。之后的几年里,李德才都会利用假期时间在厂里实习,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儿,一点一点地钻研外国文献,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实验成功,并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在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时,李德才的论文得到众多老师的高度赞许。

1997年春 陕西西安

1997年以前,我国国内用于生产单晶硅的单晶硅炉大部分主要依靠进口。单晶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要求很高,任何一点液面波动都会影响晶体的生长。当时国内生产的单晶硅炉主要采用橡胶进行密封,驱动过程中无法解决液面波动问题,而进口的单晶硅炉由于采用的是磁性液体密封,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当时每个进口单晶硅炉的售价都高达几万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德才在女儿出生仅一个多月的时候就只身来到了当时唯一生产国产单晶硅炉的西安理工大学,开始进行单晶硅炉磁性液体密封技术难题的攻关工作。

整整4个月的时间,单晶硅炉的密封实验经历了无以计次的失败。此时在国内,这样的实验是首次,没有经验,没有设备,实验室一切都是从无到有,面对失败,李德才不断地思考钻研,大胆革新,改进设备规格,终于在7月份实验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李德才仅这一项突破,就为国家节省了十多亿元的外汇,带来了几十亿元的利润。

1999年冬四川成都

凌晨4点半,成都的军工雷达实验室里,李德才冒着零下40度的低温,开始了一天的实验……

成都的冬天,本就寒冷潮湿。初到成都,李德才因为水土不服而高烧不止。但他深知这是国家军工项目,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硬是带病坚持工作。为使雷达旋转关节的密封性能尽快达到更好效果,李德才每日冒着寒冷徒步往返于住处与实验基地之间,早出晚归、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基地忙碌着。

“自99年至今,为了攻克雷达技术研究的难关,我去成都的次数不下50次。”43个小时,39个小时,27个小时,对科研的孜孜以求,促使李德才十几年来不断地奔波在北京去往成都的火车上。有一次,李德才返京参加学校的重要会议,但在回来的途中,接到电话,实验出现突发问题,事关价值15个亿的雷达产品质量问题,李德才二话不说,早晨10点到校参加完会议,当天下午4点又踏上了去往成都的列车,连列车员都调侃他道,“怎么又回来了?”付出终有回报,李德才和团队经过不分昼夜的研究终于使军工雷达密封的使用寿命可以保持在十年以上。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军工雷达领域,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

“谁的奋斗都不平凡!”

5.jpg

1999年秋北京

“对,就是这种东西!”在经历了千百次的实验、失败、再实验,李德才终于破解了A1难题,打破了日本对磁性液体关键技术的垄断。

“我记得那个时候导师从日本带回来了好多复印材料,直到现在我依然保留着这些原始素材,常常翻阅查看。”李德才说起来这些材料,就像怀揣着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似的非常兴奋。在翻看资料的过程中,李德才发现了一种名为A1的化学药剂是制造磁性液体的关键,然而,当时国内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参考,更没有人告诉李德才A1其实只是日本为了垄断技术设置的一个代号而已。

一个雨天的傍晚,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苦心钻研一个月之久的李德才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在一堆材料里一个叫A1的东西如一首久寻不得的老歌突然闪进了李德才的视线里。他经过仔细揣测、分析,认为A1就是磁性液体研制的关键。于是李德才迅速冲出实验室去寻找A1。当时天色渐行渐暗,路上行人匆匆往家赶的步伐也不由加快了。李德才冒雨在北京各大药店、化工商店苦苦搜寻……然而一连几天都毫无结果。实验再次陷入僵局。凭着对科研的执著和骨子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李德才并没有放弃。他坚信科研就像解数学题,只要方向是对的,总是有解的。日本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为了寻找答案,机械学科背景的他跨学科自学化学,夜以继日地研究终于有了突破,最终他合成了A1这一种新型化学品——表面活性剂。这是磁性液体领域一次历史性的突破,这意味着中国磁性液体密封领域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也不用受制于国外的技术壁垒。

如今李德才向我们讲述这段经历时,回忆道,初中时期,老师曾给班里同学念过一篇关于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其中陈景润为数学事业无悔奉献的事迹深深的触动了他,从初中起,李德才就把陈景润当做他心目中的学习楷模。从求学到如今已为人师,李德才始终相信,谁的奋斗都不平凡!在科研的这条道路上前进,就要不怕失败,敢于挑战。

 

6.jpg

2008年夏重庆

他爱书成性,到各地出差,书店是李德才必去的“旅游胜地”。中文的英文的,专业的课余的都是他的心爱之物,重庆大学的书店里,李德才发现了一本《机械设计》的英文版书目,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当时正是汶川地震时期,余震不断,周围的人都在避震,但李德才丝毫不受影响,完全沉浸在书本里。

在李德才办公室的里侧,有一个微型图书馆,相关的专业书籍更是比大型图书馆的还全还专,各种各样的专业书籍被分门别类的摆放了满满一屋子,从地上一直罗列到了天花板,每年花在买书上的钱都有几万。李德才说,书是我的药,包治百病,心情不好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书屋里,安安静静的看书,或者是算上几道数学题,哪怕是在书屋里待着,整理整理书,心情都会明朗起来。那些或新或旧、堆积如山的书籍,已经被他视为精神食粮,不“吃”不行。正是这种爱书的品性,让李德才拥有了广泛的学科背景,涉及化学、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在英语教学上也成果显著,几十年如一日,李德才从未放弃过任何学习提升的机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爱他们是我的天职!”

 

7.jpg

2012年秋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的一间办公室里,还是本科生的阿拉伯留学生萨勒敲门进来,只见他面带难色,却迟迟不开口,李德才看出了萨勒的心思,让他放宽心,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作为阿拉伯的留学生,萨勒现在面对两难抉择:毕业后如果拿不到本国教育部的奖学金,就只能放弃读研,直接回去工作了。但是好学的萨勒一心想拥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李德才当即说:“你很有潜力,不要灰心,如果没有了奖学金,我给你!如果你没有生活费,我帮你出!”短短的两句话给萨勒吃了定心丸。萨勒现在提到李德才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时依旧感动万分,“若不是李老师,我就不能留在交大继续学习,生活上照顾我,学业上鼓励我,这几年来李老师对我的帮助与关心无以言表。”

而李德才却说,“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爱他们是我的天职!”作为导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李德才要求十分严苛,而在生活中他更像一位父亲,无私真诚、尽心尽力的为学生解决最实际的困难。

临近毕业,一位学生因公司内部调整使本来签好的工作发生了变动,就业问题事关学生的未来。李德才知道以后,多方打听,百忙之中帮这位同学搜集就业资料,寻找就业机会。实验室的很多同学都对这件事印象深刻。“那几天去李老师办公室,桌上堆着的全是师兄的简历和个人申请表。我们都知道李老师平时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百忙之中还牵挂师兄工作的事情,让我们做学生的十分感动。”

13级硕士生程艳红是从其他实验室转过来的。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学习,对这个实验室小到器材设备的摆放大到实验进程的安排都不熟悉。学业能不能跟上?老师会不会重视?她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然而李德才的关心打消了她的一切顾虑。课上提问,课下开小灶补习,还叮嘱师兄师姐平时对她多多照顾。这一点一滴全记在程艳红的心里,如今的她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都非常开心。

谈起李老师,他的学生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和感动。“百折不挠,与人为善,说到做到。”10级博士生谢君说,“李老师对这三句话拳拳服膺,并希望我们也能够做到。我们实验室不需要打卡签到,但每次都是满勤。看到李老师如今已是二级教授,还坚持步行去北师大听课,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我们作为学生若还想着偷懒,岂不汗颜。”

从每一位同学真挚朴实的话语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李德才作为一名学者,他百折不挠,学而不厌的精神;作为一名师长,他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风尚;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他与人为善,说到做到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记者手记]

专心治学不求闻达

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接触,李老师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专心治学,不求闻达的人生态度。那个在我们看来异常震撼的微型“图书馆”,那些日积月累的300多本笔记本,那无数个为了攻克难关通宵达旦后的豁然开朗,也许这些才是李老师真正引以为傲的东西。采访期间处处能感受到李老师是真正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成毕生的事业去奋斗的。

对李老师学生萨勒的采访也让笔者感触颇深。因为课业安排,我们对萨勒进行的是短信采访。当时萨勒给我回复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短信,看上去就像一篇迫不及待想要告知世人的演讲稿。作为一名留学生,他的中文并不生动,逐字敲在屏幕上也没那么容易,但字里行间中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他对李老师的感激与崇敬。当我对李老师的认知停留于他低调严谨的学者风范时,在他学生的眼中我又看到了李老师与人为善、身体力行的师者修养。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了董仲舒面对满园春色不为所动,专心治学,不求闻达。李老师从教20年间,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甘于寂寞,从苦学到乐学再到静学,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治学境界,更是李老师对人生、对生活豁达淡泊的态度。而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师德,在当今略显的学术界,也给我们传递了“敬畏学术”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反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