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24-09-10 来源:社科处 作者:

北京交通大学4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近日,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在我校限额申报的17项成果中共计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于1987年设立,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服务首都发展而设的政府奖,已成为首都社科领域权威性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金名片”。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已举办十七届,共表彰优秀成果3579项。

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3年3月启动,经个人申报、系统初评、专项复核、学科评选组复评、市评奖委员会总评、面向社会公示等环节,共有210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165项。这些成果是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力展现了近年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体现了首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优良作风和聆听时代声音、投身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战略目标,以“交通+”、“智库+”为抓手,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围绕交通强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做好前瞻谋划、战略布局、协同推进,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重大成果。

新时代有新蓝图,新征程有新使命。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聚焦时代重大课题,坚持笃学力行,守正创新,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

一等奖:


《新时代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研究》(调研报告)——叶龙等

该成果从内生动力视角分析了使命与担当、传承与创新、期望与认同视角下工匠精神的形成机制,创新性构建了新时代技能人才工匠精神三维模型,为中国情境下工匠精神赋予新内涵。以认知、情感、行为为基础,提出新时代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方案和政策建议。

二等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著作) ——韩振峰

该成果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发展实际,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及其重要地位。

《新型城镇化下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与发展战略》(著作)——张明玉等

该成果首次从新型城镇化视角系统研究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构建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下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新的理论框架,科学回答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创新突破口、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

《北京市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研究》调研报告——冯华等

该成果提出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打造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深挖大数据中心潜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等五项北京市“新基建”发展路径,为《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发布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崔宇康 陈羽佳

审核:袁芳 王瑞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