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23-04-24 来源:教务处 作者:岳冶

校长余祖俊应邀参加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并作主题报告

4月22日上午,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开幕。大会以“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和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也作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研讨数字变革,共话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北京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教育数字化支撑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宇辉、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主持。我校校长余祖俊参加会议并作主题报告,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房海蓉陪同参加。

刘宇辉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北京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教育数字化在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提高治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于进一步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他提出四点希望,要以教育数字化建设更加公平的教育,进一步推进跨学校、跨区域的资源共享,让每名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要以教育数字化建设更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深层次、系统性变革,进一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以教育数字化建设更加开放的教育,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典型应用场景,提供泛在、多元、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态;要以教育数字化建设更加协作的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研究、积极实践和主动参与北京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雷朝滋表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开辟了新赛道。对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他提出四点希望:要提升服务质量,智慧教育平台是战略行动的主攻方向,北京市是智慧教育平台的首批整省试点,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强化数据赋能,教育部正在谋划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各单位应促进大数据全面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研究和国际合作。要提升数字素养,各单位应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要严格保障安全,建立完善资源审核机制,严把内容安全关,牢固树立底线意识。

在大会专家报告环节,余祖俊作题为“守正创新、智领未来,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及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新部署,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主要举措与实施路径,一是升级基础设施,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二是深化系统变革,塑造包容公平的数字教育新形态;三是提升数字能力,满足个性化终身化学习新需求;四是强化保障机制,构建跨部门跨区域数字化共同体。

他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与成效。学校顶层设计智能化、集成化智慧校园架构,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秉持“信息赋能、优质共享、智慧牵引、提质增效”建设理念,实施“优先布局创建多维教学平台、优势引领打造共享教学资源、优化方法拓展多元教学模式、优塑流程提效教学管理”的“四优”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目前全部教室升级为智慧教室并搭载智慧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为服务疫情、志愿活动的多场景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建设优质在线教学资源,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67门,上线中国大学MOOC等主流平台310余门、国家智慧高教平台247门,强化优质资源共享,展现交大责任担当。首创虚拟教研室形式得到教育部高度认可并在全国推广,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6项。数字教育建设成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等主流媒体报道80余篇次,发挥了广泛的示范辐射作用。

他表示,学校未来将进一步建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5G校园网络、第二代智慧教室等建设,打造智慧教学环境;不断升级数字教育平台,完善本研一体化教务系统与智慧教学平台,构建智慧教学运行中心,提升现代教学治理能力;全面构建数字教育体系,推动育人模式深度变革,健全数字化学习质量认证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培养需求,为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交大力量。

北京市、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北京地区各高校、职业学校等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