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5日上午,“新时代·新工科·新美育——高校美育创新模式学术研讨会暨“美创未来”美育思政教学文献双年展开幕式”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主办,共青团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协办,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系、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美育中心承办。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大研,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体育美育处处长申丛丛,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闫学东,以及来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的多位专家,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美育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得到广泛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科技日报、劳动午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
本次活动分为“美创未来”美育思政教学文献双年展开幕式与“新时代·新工科·新美育”高校美育创新模式学术研讨会两部分。
(一)“美创未来”美育思政教学文献双年展开幕式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韩冰主持开幕式并介绍美育中心工作
上午9:00,“美创未来”美育思政教学文献双年展开幕式在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一楼展厅举行。本次美育思政教学文献双年展既是一次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也是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的成果展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韩冰主持开幕式。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闫学东致辞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闫学东致开幕贺词,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未来学校将以美育中心为抓手,在全校范围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大研致辞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大研在致辞中表示,要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定位学校美育工作支持和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美育中心在高校美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积极构建“新工科”美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美育与思政融合研究。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来的工作中,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将进行更有意义的探索,并且期望能与北京交通大学以及有关高校单位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玖致辞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艺术学学科评估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玖表示,对外,此次活动是和国家在新时代进行的高质量发展教育的战略的同频共振;对内,“美育”和“课程思政”是美育中心的两个“翅膀”,两者综合来看在思想、观念和实践上都有所成效。梁玖教授期待高校美育工作能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不断向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迈进。

美育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
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秦思阳为美育中心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美创未来”美育思政教学文献双年展现场掠影
开幕式结束后,各位嘉宾在美育中心教师、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了展览。本次展览是北京交通大学基础美育、精准美育、特色美育“三位一体”新工科美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集中成果展示。展览中,《设计素描》《艺术与科学》是面向设计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美育”课程,《设计与审美概论》《建筑美术》是针对交通、语传、建筑、规划等专业学生打造的“精准美育”课程,《大学美育实践》《铁路建筑遗产欣赏》是基于交大传统研发的“特色美育”课程。嘉宾们饶有兴致地在展品前驻足、欣赏,并对我校美育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
(二)高校美育创新模式学术研讨会
上午10:20,本次活动的第二部分——“新时代·新工科·新美育”高校美育创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机械楼一层多功能厅举行。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秦思阳主持会议。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秦思阳主持研讨会

梁玖作《何以为新的“工科”自我美育思想》分议题报告
作为研讨会第一位发言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艺术学学科评估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玖,作了题为《何以为新的“工科”自我美育思想》的主题演讲。梁玖表示,当下高等教育无法厘清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区别,要追问“何以为新”以及“何以为我”,以此明晰自己的美育思想。其一,要深刻理解高校美育的共性,明美育之“是”,有“自我”作为。其二,让“自己有魅力”成为一个命题,成为新工科美育的一个人文目标,以“点对点式”介入创新工科自我美育魅力风景。其三,确信“交通美育学”存在。梁玖认为,“交通美育学”是以交通美学生成实施愉悦通达学问的教育学说,并对北京交通大学在中国交通美育学的学术研究、知识生产、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成果表示肯定。最后,梁玖总结道,新“工科”自我美育思想应明确于同中生我的美育思想,以“交通美育学”生成北方交通大学美育新世界。

宋修见作《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分议题报告
第二位发言人是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教授,报告题目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宋修见首先提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聚焦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其次,明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与真、善、美之间的关联性和学理关系,认为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塑造完全之人物。最后,宋修见认为“新工科”美育新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其一,要做到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的同向同行;其二,在美育课程中加强艺术人文经典的通识教育;其三,高校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升审美与人文素养;其四,在历时性的体验中提升审美素养和文化理解。

覃京燕作《ChatGPT AIGC引发的科技美学教育思考》分议题报告
第三位发言人是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覃京燕,报告题目为《ChatGPT AIGC引发的科技美学教育思考》。覃京燕首先提出了ChatGPT和AIGC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真善美德评判抉择的一系列思考,基于此思辨,阐述了科技美育中心成立的意义和工作内容,并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覃京燕在科技审美与科技伦理建设需求的思考下总结提出了中国审美意识,反思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认为当生产方式有极大的革新时,科学的猜想、文学的幻想、艺术的创想是我们需要固守的。最后,覃京燕总结道:面对未来正在发生的一切,应以科技向善、人心向美,唤醒真善美德自然初心。

李霞作《新工科背景下“ICT工艺融合”特色公共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分议题报告
第四位发言人是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艺术中心主任李霞,报告题目为《新工科背景下“ICT工艺融合”特色公共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李霞首先介绍了“ICT工艺融合”特色公共美育课程体系的背景,阐述了ICT特色美育的意义以及其“以美育人,艺工融合”的总体目标。其次介绍了ICT艺术课程体系高水平、多层次、重交叉的设置,提出了建立核心课程引领的艺术门类课程群;设置不同层次课程;凝练科技美学特征的ICT网状课程链三种具体方法。随后展示了北京邮电大学“ICT工艺融合”特色公共美育课程的学生作业。最后针对实践情况提出了几点问题与思考,例如:艺工融合能否到位;应试后遗症如何解决;知识性与休闲型美育如何平衡等。

韩学周作《发挥共建优势,服务北京高校美育教育发展》分议题报告
第五位发言人是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秘书长韩学周,报告题目为《发挥共建优势,服务北京高校美育教育发展》。韩学周首先对近十年来的美育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随后,他介绍了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工作的特色成果,如健全工作体系、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形成“一校多品”美育发展新局面、拓宽美育实践新渠道等。重点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四位一体,一体两翼”的美育课程体系,和以教育部提出的八门限定学科为基础的“八位一体,一体六艺”美育课程体系。其次,他例举了各个高校与各个平台共同协作开展美育工作的成功案例,讲明了合作共建的重要意义。最后,韩学周提出要完善共建的战略协作,与社会团体和政府进行协同创新,使美育工作有更大的突破、更新的见证。

杨梦婉作《北京交通大学“培知”美育模式创新研究》分议题报告
第六位发言人是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美育中心执行主任杨梦婉,报告题目为《北京交通大学“培知”美育模式创新研究》。首先,杨梦婉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美育“培知”教育模式的建设思路,其中包括明确高校美育工作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完善“四级联动”美育工作机制;确立“培知”美育建设思路;构建“培知”美育教育模式内涵。其次,在“培知”教育模式的具体举措方面,她介绍了“三位一体”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分科与跨科聚合美育专项师资教研团队建设;数字技术引领的美育教学与管理方式;教材与在线资源整全性匹配课程建设;多向度教学空间拓展的美育教育评价。其中重点讲述了《大学美育实践》课程,该课程依托“大美无域”小程序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教学,分为素养与实践两个模块,在解决师资问题的同时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最后,杨梦婉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美育“培知”教育模式的自评估,对标了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评估指标,建成了北京交通大学“培知“美育模式,形成了北京交通大学美育品牌。


高校美育创新模式学术研讨会现场掠影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美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教育部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新时期的美育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党的二十大搫化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人民安居乐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美育中心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美育中心受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领导,是配合学校、学院与校内各单位开展美育教学、实践工作的常设组织。美育中心以“崇德尚艺、弘扬自信、塑美心灵、以美担当”为宗旨,以艺术教育教学为载体,力图打造基础美育、精准美育、特色美育“三位一体”的新工科美育人才培养体系。美育中心通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美育,推动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特点的美育建设,提升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人才的人文素养,以此开展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专项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场地规划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