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22-05-12 来源: 作者:

我校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工作收到多方赞誉

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和冬残奥盛会,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为奥林匹克运动谱写了新的篇章。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冬奥工作领导小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冬残奥会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谋划、周密部署、全力保障,组织动员校各级党团组织、青年师生广泛参与冬奥服务保障工作,以坚定的政治态度、昂扬的精神面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用真情传递温暖,用奉献践行担当,共同为谱写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最为精彩的华丽篇章,奉献交大青春力量。

参与冬奥、服务冬奥、奉献冬奥,是每一名交大人的无上光荣。在北京市一级表彰中,我校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获得了北京市先进集体的殊荣,王瑞霞、蔡贺、任一豪三名同志获评北京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学校收到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团市委、海淀团区委、国家体育馆、驻地成员高校等发来的感谢信,赢得了多方的赞誉与各方掌声。

北京交通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跬步至千里,篆刻出笃行的勋章

北京交通大学冬奥志愿者工作团队作为国家体育馆和国家体育馆驻地(望京智选假日酒店)双主责高校,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任务。自2020年底团委启动冬奥志愿者相关工作以来,历时15个月,圆满完成志愿者招募、培训,选拔组建师生共创、结构合理,思想过硬,能力出众的志愿者工作团队。619名志愿者为国家体育馆交付了29场冬奥会冰球赛事和16场冬残奥会冰球赛事的完美运行,80余名闭环内志愿者克服心理、学业、新春、岗位、长时间封闭等诸多压力,连续封闭74天。265名城市志愿者累计上岗61班次、1960人次,为水立方、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馆观众组织引导倾力服务。

冬奥会期间,大量国外技术官员、运动员涌入国内,加之社会面疫情风险呈多点爆发,志愿者面临着巨大的防疫风险和挑战,但志愿者们不惧危险,与压力共舞,把对疫情的担忧转化成枕戈待旦、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校内建起大闭环,驻地管好小闭环,N95口罩的压痕,防护服下的汗水,每日的核酸检测与时常挂在嘴边的防疫纪律,实现全程疫情零封,所有志愿者平安健康。

在场馆内外,志愿者分布在30多个不同的岗位上,覆盖赛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中。跬步千里,但行志愿,累计服务接待各类观众等群体65500余人。服务总时长达89900小时;累计行走约19041万步,相当于接力绕地球2圈;“欢迎来到国家体育馆”这句简单的语句和熟练的指引,每日成百次的重复。开展党团日、主题教育活动60余项,用心上好冬奥这堂“思政大课”。学校发布新闻宣传等90余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超200余篇,刻录下志愿者们的高光时刻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志愿者经理:场馆运行团队的中流砥柱

郭锴是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域经理,负责场馆志愿者的前期招募选拔、宣传培训以及赛时的运行管理和激励保障等工作,工作内容涵盖志愿者工作全过程。

多年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活动组织和保障经验。他邀请各业务领域经理授课,邀请了心理中心教师为志愿者做心里调节和辅导,构建了极具场馆特色的志愿者培训课程体系,从“衣、食、住、用、行、安、防”七个维度设立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内容,帮助志愿者全面了解上岗知识,同时将场馆踏勘、体验式教学、素质拓展等培训形式融入其中,实现了志愿者“愿服务、能服务、会服务”的可喜效果。

郭锴的相关工作和个人事迹受到了十余家社会媒体的报道和转载,并收到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的感谢信。

蔡贺:服务“双奥”,用激情与责任传递志愿精神

2008年,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媒体村志愿者团队副领队,蔡贺带领300多名志愿者参与媒体村志愿服务工作。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中,蔡贺再次身披志愿蓝,担任派驻北京冬奥会国家体育馆闭环志愿者驻地带队教师,从筹备工作起草各项方案,到进入驻地落地实施各项工作举措,他组织建立了包含综合协调组、生活保障组、交通安保组、卫生防疫组、宣传教育组等5个工作组,把每项工作落地见效。牵头搭建志愿者之窗,展示志愿者风采;建立图书角等文体活动区,满足志愿者精神需求;协调搭建心理咨询室,保证志愿者身心健康。他每天清晨7点前起床,迎着朝阳挥手欢送志愿者们上岗服务;每天凌晨2点以后,在寒风中迎接最后一班志愿者们凯旋归来。他用赤诚的爱国情怀和不断地努力付出,生动地为学生诠释了爱国的真谛,引导着学生们为国家做出奉献。

王瑞霞:传播中国声音,微笑温暖冬奥

王瑞霞自2021年7月起由北京交通大学借调至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担任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新闻运行经理,参与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筹办和运行保障工作,共参与冬奥服务保障工作近300天,期间进入闭环工作86天。冬奥和冬残奥赛事期间,该同志带领团队连续65天奋战在场馆运行服务保障一线,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工作时长平均14个小时以上。冬奥和冬残奥期间,她和团队共接待媒体记者和转播人员2382人,组织各类媒体采访288次,举办媒体见面会65场,用聚光灯后的默默奉献,把冬奥故事、中国故事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疫情之下,她带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打造“65×12”有温度的“媒体之家”,用暖心的服务,用口罩遮不住的微笑,用自信开放和友爱,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人架起一座桥梁,传递了自信开放的中国服务,展示中国人民可敬可爱的形象,收获了大波媒体记者和新闻官的点赞好评。

吴序:爱好变成职业的“高山滑雪”裁判员

吴序在我校担任体育教师兼高水平羽毛球队教练,滑雪是他的个人爱好, 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北京高校教师教练员滑雪培训班,吴序在其中展现出了过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各方认可,最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国内技术官员。 2022年1月21日,吴序进入闭环,投入到紧张、有序、艰辛、危险、快乐且自豪的工作中。每天凌晨三点多出发,下午五六点返回,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在零下20度的室外站立、奔走,赶上下雪天,眉毛不到两小时就覆上冰霜;与外籍技术团队频繁互动交流等等,这个冬天,他一直在位于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忙碌,顶住重重压力,出色地完成了赛期工作。

魏炜:使命在肩,逆行冲锋,筑牢住宿设施团队的坚实后盾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我校冬奥志愿者相关工作,冬奥会临近,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魏炜主动担纲,带领师生团队进入闭环,担任起国家体育馆闭环志愿者驻地经理,统筹协调来自13所高校以及社会招募360余名志愿者的服务保障工作,准备充足,保障全员顺利进驻。中心、后勤集团专业团队对驻地酒店的水、电、网络、餐饮等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强化问题导向,排除潜在隐患,推动各项软硬件完善到位。引领闭环内外上好思政大课,联合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高校携手,助力冬奥”系列活动,内容涵盖党日团日、科学防疫、冬奥文化、健康生活、阳光心态各方面。

心理服务贴心暖心,展开健康成长舒适圈,主动联络各志愿者来源高校心理中心,建立“家-校-馆-地”四级工作体系,制定心理保障工作方案,做到志愿者人人有联系,个个有关爱,成立“冰之帆”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专线和心理服务等。74天的封闭时间里,他带领驻地专班实现了疫情零封、舆情零封、事故零封,将闭环驻地打造成为了志愿者的温馨港湾。

任一豪:服务保障冬奥志愿者的“六边形战士”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自2020年底以来,作为北京交通大学服务保障冬奥志愿者工作执行负责人,他与全体冬奥工作专班一同,历时15个月,完成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组织近200名志愿者完成“相约北京”国家体育馆冰球测试赛。在疫情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带领352名志愿者克服疫情防控、长时间封闭管理等压力,为国家体育馆高质量交付了29场冬奥会冰球赛事和16场冬残奥会冰球赛事的完美运行,组织265名城市志愿者为水立方、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馆观众组织引导倾力服务。他扎实落实学校关于冬奥志愿者的十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为志愿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从衣、食、住、行、用、学、心理关爱、思想成长、能力提升等各个维度都有落地见效的举措,建立起校内冬奥工作大闭环,坚持志愿者集中住宿、集中用餐、集中出行、集中防疫、集中物资输入、集中文体活动等“六个集中”,最终,圆满全期完成了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各项工作,为冬奥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身力量。

各条战线上的交大冬奥人,不负使命、坚守初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成功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交出了属于北京交通大学的亮眼答卷,得到了各界的赞誉。在“后冬奥时代”我校将继续深挖冬奥遗产,讲好冬奥故事,传播冬奥文化,传递冬奥精神,带领全校师生一起上好“冰雪”思政大课。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