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6月29日下午,国家铁路局组织召开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丛书编写出版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国家铁路局科法司司长王忠刚主持。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5家高校4家设计院和中国铁道出版社参与会议。我校研究生院在思源楼612会议室设置分会场。副校长余祖俊出席会议,并作为系列丛书牵头编写单位代表发言。
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对丛书建设工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指出,该套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丛书历时三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编写出版工作基本全面完成。丛书全面总结了我国高铁行业的先进成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重突破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突出展现了其在高铁行业中的原创性及引领性。丛书的出版也是推进科技强国、高铁强国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理论+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理念,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余祖俊表示,国家铁路局站在交通强国和科教兴路的高度,大力推进丛书的编写工作,感谢国家铁路局的信任和统一指导。丛书建设工程启动后,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团队,组织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教授牵头和兄弟单位一起完成了10本书的编写。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推进,秉持“项目驱动、教研相长、确保质量、按时完成”的工作原则,持续推进丛书的高质量建设工作。余祖俊代表我校工作团队和丛书主编,就编写工作谈了三点体会,一是高质量的图书编写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二是高质量的图书离不开每一位编者的精雕细琢;三是高质量的图书离不开高密度、高质量的多方沟通。
总结大会结束后,我校又组织了专题研讨。余祖俊代表学校对全体参编人员和研究生院工作人员三年来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经充分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是让丛书走进课堂,与学校开设的相关系列课程配套,更好的服务于铁路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丛书成果,扩大丛书影响力,扩大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影响力。
附:北京交通大学承担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丛书书目一览表
序号 |
书目名称 |
主审 |
主编 |
主要参编者 |
1 |
高速铁路概论 |
卢春房 |
李得伟 韩宝明 |
张琦、蒋健、张进川、付慧伶 |
2 |
高速铁路轨道 |
赵国堂 |
高亮 江成 |
肖宏、王平、练松良、娄平、肖俊恒、刘秀波、杨怀志 |
3 |
高速铁路动车组 |
刘友梅 |
刘志明 王文静 |
吕刚、丁叁叁、刘长青、赵红卫 |
4 |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 |
刘朝英 |
唐涛 李开成 |
袁磊、魏国栋、马连川、刘雨、黄友能、王海峰、燕飞、付强、牛儒 |
5 |
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技术 |
赵国堂 |
余祖俊 梁建英 |
史红梅、朱力强、郭保青、王耀东、许西宁、王尧 |
6 |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 |
李文新 |
聂磊 祝建平 张艳芳 |
贺振欢、付慧伶、谭宇燕、乐逸祥、孟令云、佟璐、景云、王莹 |
7 |
高速铁路运输服务 |
胡亚东 |
贾俊芳 张建平 |
薛源、万琛、王伶俐、佟璐 |
8 |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 |
陈兰华 |
朱晓宁 秦勇 |
贾利民、王力、程晓卿、谢征宇、辛格 |
9 |
高速铁路环境保护 |
邵明安 |
白明洲 宋雷明 |
时瑾、刘世海、蔡小培、闻映红、张丹、秦晓春、刘莹、陈祥、任福民 |
10 |
高速铁路信息化技术 |
李国杰 |
刘峰 孙远运 |
丁叁叁、朱建生、莫小琳、陈兴强、郭世勇、张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