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17-03-10

【聚焦双一流】中国高等教育 宁滨:以专业认证为抓手 推动“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17-03-10 17:44:21

当前,我国已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在新形势新使命下,专业认证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使高校建立起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专业认证具备国际实质等效性,能促进高校专业按国际先进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最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专业认证的三大基本理念

专业认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我国于2013年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于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专业认证具有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反映了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是专业认证的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要围绕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成果来进行,要求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其关键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包括对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覆盖面广泛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

“以产出为导向”理念。以产出为导向是专业认证的核心,也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目前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模式。以产出为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即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反推出所需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持续改进”理念。持续改进是专业认证的保障。只有不断评价和反馈教学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并修正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通过周期性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闭环反馈系统,才能持续地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

专业认证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围绕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展开,教学过程主要是课堂灌输和课程考试,教学评价则以讲透讲烂、容易听懂为佳,即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专业认证的教学设计则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设计对应培养环节,教学过程关注课程要求及其支撑的毕业要求能力的达成,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性、培养目标合理性等,即关注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成果的不断反馈与成就感。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其实质是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有助于学校、专业发现并弥补培养体系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缺失,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以知识为导向转变为以产出为导向。首先,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投入,即关注教学内容、学习过程、花费时间等教学投入,伴随的是知识堆砌、死背课本、题海战术等现象,而专业认证关注的是产出,关注学习产出成果以及如何取得学习成果、如何评估学习成果,同时产出导向理念注重的是能力导向,而不是知识导向。从以知识为导向到以产出为导向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直接聚焦到培养目标的达成上,一切工作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评价标准,重新回归教育本质。

以终结评估转变为持续改进。传统教学以考试、分数为评估手段,强调学生为最终成绩而学习,导致其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和连续性。专业认证则通过多种方式、周期性评估以持续改进,教学和学习过程强调互动。从终结评估向持续改进转变,学校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从而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环节,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

基于专业认证三大理念的教学显然与传统的内容驱动、重视投入的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认为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

基于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实践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坚持以专业认证工作为抓手,进行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建设。学校两个专业于日前接受了国际专家现场考察。基于专业认证对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拓宽学生多元化发展道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自2016年起,除特殊招生外,全面实施以学院为招生单位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学生按照学院大类录取,入校后通过专业介绍和学业指导,在对各学科有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学院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优先按照学生志愿分流,给予学生最大范围的选择空间。学校打通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科学重组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按照相通、相近的学科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公共课程,并加强专业认知教育,保证大类招生培养顺利实施。同时,学校自2015级起开展双学位教育试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类别修读另一专业的双学位课程。修满规定学分、满足条件后可获得双学位证书。2015年,共有金融学、会计学、工程管理、法学、英语、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开设了双学位专业,招收416名修读学生。

基于产出导向全面改造教学。按产出导向理念,学校开展了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改造。2015年至2016年,学校全部12个学院52个专业通过多轮调研和论证,确定了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契合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满足学生发展和家长期望的培养目标。经细分毕业要求和多级指标支撑点,各专业重新构建了能支持培养目标达成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学生创新活动等教学环节。各专业教师都清晰了解所教授的课程或环节在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地位和要求,在授课中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做到有的放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模式,鼓励高水平教授领衔建设和主讲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本学科专业应用领域里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开设综合专题研究课程,以复杂专业问题为主线,覆盖人文、社会、环境、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管理、经济等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立闭环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健全了周期性评价环节和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形成了闭环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课程层面,通过课程教学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等形成理论课程达成度、实验实习达成度、综合素质达成度等各类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项目,保证每个具体教学环节实现相应毕业要求;在教学计划层面,通过毕业生调查、导师反馈、辅导员反馈等促进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层面,通过用人单位调研、校友追踪访问、第三方调查等评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并根据反馈意见持续改进相应教学环节。借鉴专业认证,学校还建立了学院教学水平评估的校内自评机制。校内评估共设置了8大项目、26个要素、66个要点,在全校各学院全面开展,通过学院提交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专家审阅材料和反馈意见、专家开展现场考察等环节,帮助学院持续改进教学。


文字:

图片:

编辑:bjdxww3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