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以“互学互鉴 福祉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寄语表示热烈祝贺,柬埔寨副首相索安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也通过视频致辞。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恩吉达,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也分别致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作主旨演讲。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主持开幕式。中国各有关方面代表,以及东盟国家政要、驻华大使,东盟各国教育部官员和专家学者等1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我校党委书记曹国永出席开幕式,并在 “中国—东盟跨境办学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突出轨道交通办学特色,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全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突出轨道交通特色,在推进跨境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还就“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建立高校教育联盟,推进院校合作;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基本标准,推进学分互通;三是建立专项基金,推进人文交流。上述倡议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
期间,曹国永还参加了交流周其他有关活动,并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秘书长Gatot Hari Priowirjanto等与会官员和专家学者就推进高等教育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共青团中央、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协办。本届交流周在原有中国-东盟10+1的框架下增加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瑞士4个特邀伙伴国,活动从8月3日持续到8月7日,涵盖了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科技合作等领域,国内外高校及教育机构的代表约3500人参加交流周活动。
学校办公室和国际合作交流处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了此次交流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