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亮人生,音乐绽放青春。
在我校举办“艺术点亮人生”艺术文化节暨庆祝艺术教育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际,12月2日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教授莅临我校科学会堂,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题为《华韵撷音——中国交响乐创作世纪回顾与名作赏析》的讲座,并受聘为我校艺术教育中心客座教授。这是继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副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李毓珊副主席之后举办的第三场艺术名家讲座。
卞祖善教授以清晰的时间脉络展开此次讲座。他介绍了中国交响乐创作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拓荒时期、初创时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同时,卞教授分析了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讲述了大量经典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赴苏联留学,因爆发苏联卫国战争无法回国,生活艰苦、疾病缠身的他坚持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组曲《满江红》以赞颂祖国人民和苏联人民反对法西斯斗争精神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讲座中,卞教授穿插进行了交响乐的名作赏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音诗《枫桥夜泊》、第十交响曲《江雪》等音乐,有的讲述了民间传说故事,有的描绘了诗一般的意境,有的则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这些时而明快、时而悲凉的作品在会堂中回响,在座师生或低头沉吟,或闭目遐想,沉浸在意境丰富的交响乐名作中。
“音乐是那样优美,如沐春风。”卞教授说,“欣赏交响乐时,心态平静很重要,听众无静的心态感受不到交响乐真正的魅力。”他还指出,交响乐的意义在于欣赏,一切交响乐的创作表演都为了完成三度创作,最终是要给听众欣赏的,这样才有其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讲座中无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老教授在每次掌声过后都会深深鞠躬。半个世纪的指挥生涯、执棒一千多场舞剧、音乐剧,走遍世界著名音乐圣地。这样的一位音乐大师,在交大的讲坛上,手捧鲜花,不断地致谢。
卞祖善教授通俗易懂又饱含激情的讲座提高了同学们的音乐赏析能力,让同学们深刻感受了音乐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