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08-11-12

王玉凤被推荐为“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提名人”

发布时间:2008-11-12 10:40:00

      日前,经个人审请、单位推荐、校宝钢教育奖评审领导小组评审及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推荐授予理学院王玉凤、电信学院侯建军、人文学院蒋学清3名教师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宝钢优秀教师奖”、推荐王玉凤为“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提名人”。YzW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宝钢教育基金会属宝钢集团独家出资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宗旨是奖励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是在全国部分高校设立“宝钢教育奖”,进行有关教育的专项奖励。16年来,基金用于教育奖励和资助的金额累计达8500多万元人民币。
 
       在2007年12月6日召开的上海宝钢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吸纳我校为宝钢教育奖评审学校。从2008年起,我校学生和教师有资格申请宝钢教育奖的优秀学生奖、优秀学生特等奖、优秀教师奖和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奖项。
 
       宝钢教育奖每年评颁一次,申请对象主要为宝钢教育奖评审学校的在籍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及以上的在编教师。
 
       附:王玉凤教授事迹简介 
                                                                                                                                              
       王玉凤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一位普通的一线教师,却在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多年来,王玉凤教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十余项;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当选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教学人物,王玉凤教授获得本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这无疑是对这位执着而勤勉的人民教师的再一次充分认可与肯定。
 
       “王老师的课好是出了名的,导致我们占座成了很大问题。”
 
       在北京交通大学2005学年学生匿名的网上评教中,对于王玉凤的课,一名学生写道:“王老师的课好是出了名的,导致我们占座成了很大问题。老师很谦虚,而物理知识却是很丰富,感觉上老师的课真是一直都在学习新知识。”
 
       让学生感觉到一直在学习新知识,正是王玉凤课堂的魅力所在,也是她用之以引导学生的第一步。
 
       王玉凤认为,所谓学习新知识,只不过是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知识已经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然后做题、复习、考试,而对于理论之外的很多东西都不太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偏差,所以,她就给学生补上。比如每讲一块内容,她都会先给学生大致介绍学科发展的背景,不同科学家的方法及其应用等。在讲课的过程中,再穿插一些具体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某项理论被发现到建立的过程,最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这是王玉凤教授一贯的主张。
 
       “王玉凤老师多年以来对我们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支持就像对待亲子般,她的执着和乐观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们。”
 
       2002年春天,开始运转不久的创新天地忽然来了一个头发漂染过,戴着项链、耳坠和戒指的大一男生,当他向王玉凤教授表达自己也想做些小项目的意思后,王玉凤教授思忖半天,交给了他一项调研任务,硬是把一句已经到嗓子眼的话憋了回去“你先把项链、耳坠、戒指给摘掉”。事后她回忆起来,觉得幸好自己没有以貌取人,因为这位男生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调研任务,写了一本调研报告,显露了他认真和理性的一面。就是这个名叫杨欣的学生,投身创新实践实验室三年半,做了十个科研项目,都获得了挑战杯奖项,在临毕业之前,还把他创新实践的经验整理出来,写了两本讲义留给自己的师弟师妹们。这部书稿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进行电子设计与制作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丰富而实用,甚至连电子元件的购买地点和单价都有注明,其上半部分《电子设计从零开始》被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杨欣也因为在实践方面的突出表现而被英国伦敦大学免试录取为研究生,现在在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杨欣第一本书出版时,他第一个感谢的就是王玉凤教授,在书的后记中深情地写下了上面那段文字。
 
       “我最大的付出给了学生,同样,我最大的快乐也来自于学生”
 
       200699,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向“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这一天对于王玉凤教授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一年前,她同样是站在这里,因主持的《开拓创新,建设一流的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在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一举夺得特等奖而接受了国家领导人的颁奖。这是国家对她从教30年来在教书育人、教学实践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王玉凤教授凭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长期忘我投入、执着不懈的努力的成果。在巨大的荣誉面前,王玉凤教授看得很淡,在这位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心里,学生的事情才是第一位的,“学生的事不能等,而且要做得最好!”

文字:佚名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