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08-11-05

我校成功举办民族艺术进校园——蒙古族长调艺术讲座

发布时间:2008-11-05 15:51:00

2008110502-lqq.jpgKP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14晚19:00由校团委主办的“民族艺术进校园”——蒙古族长调艺术讲座在科学会堂成功举办。讲座由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冷德熙博士主讲,并辅以精彩的长调展示,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民族艺术讲座。
 
     蒙古族长调是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更被誉为“天籁之音”。它以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更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冷德熙博士讲座的题目是“蒙古族长调:曾经的草原”。此次讲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走进北京市大学”文化系列活动的首站,讲座从“草原文化背景”、“长调的基本内容”、“长调的现代意义”、“长调(草原)面临的危机”、“拯救的努力”五个方面详细得介绍了蒙古族长调的起源、发展、文化背景、存在意义以及现今面临的危机,让现场观众对蒙古长调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有了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其间结合讲座,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生陶格斯和着马头琴的伴奏为大家展示了悠长舒远的长调。 
 
    随后,来自内蒙古的青年歌唱家与长调爱好者先后演绎了“初升的太阳”、“光明佛轮”、“辽阔的草原”等蒙古长调经典曲目,还表演了呼麦以及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跌宕起伏的蒙古长调歌曲以及粗犷豪放、激情洋溢的马头琴声征服了在场所有观众,热烈的掌声在科学会堂内一次又一次响起。
 
2008110503-lqq.jpg 
 
    整场讲座在全体演员合唱“祝酒歌”中圆满结束。
 
2008110504-lqq.jpg 
 
    本次讲座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进高雅艺术传播,促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的知识普及和传承,丰富校园文化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等的方面将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本次活动对于传承和保护蒙古族长调艺术、唤起人们对草原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关注与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强强KPY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安志强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