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03-12-03

消除隐患 学生进言 领导重视 亲笔批复

发布时间:2003-12-03 00:00:00

       编者按:12月2日清晨,因用电不慎,十八楼一学生宿舍失火。火灾发生之后,全校各部门高度重视火灾及其它各种灾难隐患的查堵与防范;广大在校生也非常关注学校对这次事件的处理。十九楼的一位同学当天下午立即给学校领导写了一封建议信,非常诚恳坦率地提出了自己对学校管理中的看法和建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士群非常重视这封学生来信,针对学生在信中提出的建议,李士群副书记批复:该学生建议很好,以此意见为契机,在网上开辟一个交流栏目,及时听取和征求意见。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以下为学生来信。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校长: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您好。我一时冲动想给您提些建议,但具体实现起来自己却犹豫和动摇,就连写这封信开头的时候,都几次要放弃,因为不知道如何措辞才算得体,才能让您在百忙的事务中耐心读完这封信。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十八楼着火了。我住十九楼。作为一个学生,在学校占有的空间有限而狭小,而十九楼和十八楼近乎对角线的距离,所以十八楼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我却没有事不关己的冷淡,甚至有些沉重。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属性——北京交通大学。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具体火灾起因我没调查过,但我知道宿舍楼火灾方面有不少隐患,比如说烧水棒。楼管经常突击检查、围追堵截,也缴获了不少“赃物”。但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制订严格的惩罚条例固然起到威慑作用,但并不绝对可靠。因为大家仅把使用烧水棒的问题定位在出不出事这个范围内考虑。不出事万事大吉,谁出事谁倒霉。而且,烧水棒引起火灾的概率相对还是小的,所以大家还是不在乎这种风险的。禁用烧水棒,违者处分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学生用烧水棒也不是成心和学校作对或者存在逆反心理,一心想着一把火把学校烧个精光。用烧水棒肯定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自己懒得去打水,水房太远了,加之冬天天气冷。买了热水壶引起火灾的危险倒大大降低,但成本高,体积大,也属于学校禁用的电器,藏也不会藏。烧水棒凭借其便宜、体积小,即便今天被没收了,明天还能再买一个的特点,在楼管的“屠杀”中坚定地偷着摸着繁殖起来。我觉得杜绝使用烧水棒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多和学生接触接触,听听他们的意见。为什么想用烧水棒?对他们提出原因分析,对学校的基础设施作合理的改善和调整。如果他们说学校供开水的时间太短,那就适当延长供水时间;如果说水房太远,那能不能就近再修一个?当然,受于资金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也不能一一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但有了交流的渠道,有问题提出来可以大家一起想办法,如果理想与显示相去甚远,大家也应该互相理解,彼此一起努力,互动地把校园建设好。总比学生一个人对学校这儿不满,那儿不满,为了满足自己需要瞎折腾,捅出个漏子来强多了。说实话,以学校现有的条件绝对可以满足一个有正常生理心理的人去遵守学生守则。但人不是还有惰性,还有……总之我认为只用处罚的方式去保证学生守则的实施是不够的。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建议学校提供一个和学生方便交流的平台,以便学校随时听见学生的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医科搞一个全校性的问卷调查,问学生和老师最青睐用哪种方式给学校提出建议和意见。我的建议是在学校的局域网内建一个网页或者一个栏目作为大家的意见簿,大家可以上传自己的牢骚和抱怨,或者对学校有意义的建议。比如九教中102的黑板滑轮太涩,常被不当不正地卡在中间,至少给我上课的两位老师对此不满。象这样的事完全可以通过网上的交流平台反映到学校加以解决。当然,如果要想这个网页起到效果,学校的领导需要不时关注并且给予合理的答复。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个网页发表的处境和困难,大家互相理解共同建设。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听。学校怎么说,学生怎么做。这种观念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恐怕都已根深蒂固。所以长期以来学校只顾自个为学生着想,学生只管埋头苦读,从来没有想过两者可以互动地把学校作为整个建设,而并非各司其职,把学校割裂成两块,自个管自个那一摊。作为学生,历来只有那些凤毛麟角的尖子学生说话有份量,象我们这些在校园里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学生,人微言轻。虽然我不知道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之后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多大作用,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因为我今天写这封信就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浪费了很多时间下的决心来打腹稿。在我这个普通学生看来,和学校交流还不是一件轻松自然的事,是做着打破传统习惯而会招致众人惊诧目光的事。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勇敢地将这封信交给您,建议学校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畅所欲言跟学校沟通的环境。我知道如果今天我不做这件事情,可能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就会因为缺乏勇气而没有提出,从而导致隐患带来灾难。交大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驿站,我只是交大的一个匆匆过客。但当我踏入交大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和交大的关系就已经成为永恒,把交大建设的更好——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Sz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张先睿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