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由研工部主办、理学院承办的“院士校园行”名师讲坛在科学会堂举行。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院士Virginia Man-Yee Lee教授和John Quinn Trojanowski教授分别做了题为《Transmission of Misfolded Protein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A Common Mechanism of Disease Progression》和《Tau Strains Provid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Heterogeneity and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Tauopathies》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永光教授主持。

报告会前,副校长刘军在科学会堂茅以升厅会见了两位院士。刘军介绍了我校建校历史、专业特色、行业影响等,并与院士就生物专业的学术科研以及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理学院何金生教授等陪同会见。
会上,Virginia Man-Yee Lee院士介绍了tau蛋白病和突触核蛋白病的非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以及在淀粉样蛋白“传播”假说和“构象”假说研究中的应用。John Quinn Trojanowski院士介绍了人脑来源病理tau蛋白在野生型小鼠脑中传播并与转基因AD小鼠中的Aβ相互作用。

报告会后,两位院士与在场研究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阿尔茨海默病病变问题、突触核蛋白病的动物模型建立等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报告,研究生们对引起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有了进一步认知。
我校180余名研究生、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等部分专业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摄影:覃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