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学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人物 > 学子

时间:2022-03-25 来源: 作者:

【身边的榜样】王梓博:创新进取,精益求精

近日,一名来自交大的冬残奥志愿者,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包括央视新闻、中青报、中国交通报......

在冬残奥赛场上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和这场盛宴融为一体,用微笑感染他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是奥运赛场上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志愿者,也是交大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

。他,就是王梓博。

“我一样可以做好”

王梓博自幼听力存在缺陷,耳朵听力损失100分贝,只有微弱音感,仅能用眼睛看着老师口型艰难学习。但他对生活没有气馁,求知的渴望,使他逐渐能读懂老师的唇语。

由于治疗,他在上高中之前没有佩戴助听器,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和正常孩子共同学习。但他凭着坚定的决心与毅力,成绩丝毫不逊色于他人,荣获青少年标兵荣誉称号,高中市级三好学生等荣誉。他意志坚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在高中课程难度增加和开始佩戴助听器重新适应说话的双重困难的夹击下,矢志不渝,奋笔疾书,挑战极限。

冬奥赛场上的交大自强之星

冬奥期间,与王梓博同组的志愿者一开始并不知道他是听障人士。王梓博说:“刚开始我也没有跟组员说,怕给他们添加负担。后来他们慢慢了解我之后,他们说没想到我有这样的状况,就说需要帮助就跟他们讲。互相帮助,我挺感谢他们的。”在国家体育馆,他的任务是引导观众入场就座,并监督他们遵守防疫要求。

先天听力障碍的他,平时佩戴的助听器被他称作“小耳朵”,帮助他几乎不露痕迹地和别人交流。但也有意外的场景:在赛前培训的现场,周围几个小组的老师同时用扩音器讲话,助听器里产生了失真的效果。

王梓博说:“赛前培训时,很多老师都会用麦克风来讲话,声音就有点乱。我因为戴着‘小耳朵’,他们同时说话的时候,我就没有听清老师在说什么。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多亏我的组长和组员,我们一起讨论,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怎么去做。”

在比赛期间,王梓博的志愿服务标准和其他志愿者一样。一次现场的采访拍摄,才让观众注意到他的不同。王梓博介绍:“有人来采访拍摄我的情况,旁边的观众就了解到了,他向我招招手,竖起了大拇指。我觉得挺感动的,觉得观众特别好。”

创新进取,精益求精

自强不息的他不仅在志愿活动中发光发热,对于自己的学业也从不放松,力争上游。大一时面对全新课程的坎坷迷茫,不知所措,对新学期课程的无从下手,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好,大一绩点只有3.2,排全年级80余名。

但他不甘于现状,努力向老师学长优秀同学请教,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分夺秒,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的专业核心课程满绩,10门必修课90分以上,16门必修课A-及以上。平均绩点3.68,前六学期专业第一名。获得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荣获“北京交通大学五四奖章”、“校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课程虽繁重,但有质完成;时间虽紧张,但有序进行。他从未因自己的听力缺陷而苦恼,相反,他坚信自己的勤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听力缺陷,却不能影响他对知识的渴望;交流困难,却也不能阻挡他前进的方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阳光,给予他希望;自强是黑夜里的明灯,让他报命运以歌。

王梓博说:“作为一名交大学子,我深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道交通,无问西东,自立自强,砥砺前行。相信自己吧!太阳花始终向着太阳微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