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燕,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8级本科生,曾任理学1805班长、理学院自强社社长、理学2007班班助。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级大创项目、一等学习进步奖学金等奖项。
自强事迹
(一)自强者胜,自胜者强
她出生于广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左邻右舍,畜牧耕田,这是她一直以来接触的生活。进入大学,她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独立,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她参加勤工助学项目,总计500工时;在老师的推荐下获得家教工作。并且积极争取各类奖学金,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工资总数逾万元,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
(二)磨砺青春,迎接挑战
学无止境,她在大学里依旧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但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一时的学习效果并不显著。随着不断的摸索,学习节奏越来越契合大学生活,成绩稳步上升,从大类排名第92 上升为专业排名第5,平均每学期绩点提升0.4,学习效果显著,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学习进步奖学金、波易达奖学金。她积极参与大创项目,深入研究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异构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终期答辩获评北京市级大创项目。此外,还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获S奖。科研与竞赛的经历锻炼她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她体会到理学的神秘与深邃。
(三)燃烧青春,奉献激情
大学是一个有无限可能的舞台,她想要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大一学年担任理学1805班长,中秋之际,组织同学走进东餐厅,学做月饼,以慰乡愁;组织两次团日活动,创新开展“今天我是团支书”支部文化周边设计创意活动、足尖上的五四参观活动,活动效果显著,荣获院十佳团日活动,同时很荣幸代表理学院获评校十佳团日活动。大一学年担任理学1805班长,多次组织集体自习、户外拓展等活动,班级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氛围,班级获得校级先进班级体、校级优良学风班等众多荣誉称号。
当她得知大学里有这样一个服务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群体时,便豪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从理事到部长,到成为理学院自强社社长,她希望能带领学弟学妹们自立自强。担任自强社社长期间,组织“思养育之源,念解惑之恩”主题素质拓展活动、助学活动等,为丰富家庭困难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奉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学习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加文艺体育活动,努力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她没学过指挥,却积极担任军训合唱团指挥手,她虚心请教,积极学习,并反复琢磨动作,成为了一名合格且充满激情的指挥手;她没学过舞蹈,却报名参加体育舞蹈比赛,她认真学习舞步,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她没学过篮球,却两次报名3v3篮球比赛,她在烈日下机械地练习投篮动作,为比赛贡献了数十分,所在团队两次夺冠。
(四)绽放青春,不负韶华
她不断挑战自己,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她暑期组建北京交通大学“传递关爱,脱贫攻坚,自强之才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精心设计资助政策线上宣讲等实践项目,多维度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只希望可以向更多困难家庭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更多的家庭困难学生实现求学梦。参与善行100志愿服务,是青春最美的姿态。她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北京马拉松志愿活动、理学院二十周年院庆志愿活动,志愿时长累计九十小时。疫情期间,参与由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发起的“雷火救援”志愿服务活动。用理智的文字,与谣言、恐慌亮剑决胜。五月初,担任疫苗接种工作志愿者,担任小组长,参与维持接种现场秩序。能为抗“疫”事业贡献微薄之力,在这段特殊时期为社会燃起自己的一点微光,她感到光荣和自豪。
2019年有幸参与七十周年国庆群众游行方阵,担任小组长;2021年参与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何其有幸两次亲历国之盛事,生逢盛世定不负盛世。
自强寄语
故事的开头或许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断努力,坚持心中的信念,总能找到那扇为自己带来成功光亮的窗。她感激国家和学校对奖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感激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她想说:“你们辛苦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