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学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人物 > 学子

时间:2021-02-26 来源:校团委 作者:陈炫君 刘洪枫

【榜样的力量】张思琦:为心血相传,生命相髓

2021年2月2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张思琦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军总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张思琦,北京交通大学18级运输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平时热衷于公益活动。2018年11月初,中华骨髓库前往北京交通大学开展献血志愿活动,彼时刚入学成为大一新生的张思琦,在一次志愿推送中知悉此项志愿活动,此后便一直留意活动进展。11月3日,张思琦在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接受血样(8ml)采集后汇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经过两年的等待,2020年10月底,张思琦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通知,其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的血样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后,张思琦与家人商量并得到支持后,到北京红十字会完成血样采集,送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进行高分辨检测,检测结果为九个点位相合,配型度已经很高,她于2021年1月初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军总医院)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在完成血样配型、血样高分辨率检测、健康体检等前期全部准备工作后,因考虑到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张思琦和母亲提前从家返回北京,踏上了勇敢的捐献之路。

2021年1月25日,张思琦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军总医院)。在采访过程中,她向我们提供了采集期间的工作安排表。

2021年1月29日,张思琦先后接受了7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动员剂为皮下注射,作用是促进分布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能够通过正常的抽血方式将造血干细胞抽出来,便于后续的细胞分离工作。2月2日,历经四个半小时,成功从张思琦血液中分离采集到176毫升造血干细胞。“生命的种子”已于当日下午被紧急运往重庆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一个鲜活的生命即将被拯救!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们注意到,在张思琦采集期间的工作安排表上,2月3日为“必要时采集”,她解释到,“是因为患者为成年男性,体重相较于自己大,医院方面担心一次采集可能不够,需要进行二次采集,但幸运地是,第一次采集就够了!”说到最后,她的话中有掩藏不住的欣喜,这个善良又勇敢的女孩儿,用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延续,让爱传递”!

当问及采集过程中及采集后是否有不适症状出现时,张思琦说,“采集过程中并不疼,但机器中有抗凝血剂,会和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缺钙现象,从手指尖麻到脚趾尖儿,有点儿不舒服,晚上就好了很多,精神面貌与平常无异,除了会略感疲乏之外,并没有其他不适,静养几天后就恢复了。”她的语气很轻松,像是在诉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心血相传,生命相髓!张思琦说:“当接到骨髓配型成功的电话时,我挺震惊的,一方面是为自己可能会帮助到一个生命而欣喜,因为当时我是比较坚定去做这件事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也了解过骨髓配型的相关信息,知道配型相符的概率很低,没想到真的能配型成功!后面我又去找了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突然觉得这些事离我很近。之后我去跟家人和朋友沟通,虽然有些亲戚和朋友担心我的身体健康,不太希望我捐献,但好在我的爸妈很支持我,他们和我一样,都觉得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很大影响,况且可以救别人的命,我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所以最后我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了!”她的一番话,感动之余又令人敬佩!这个勇敢的女孩儿,身体力行地传递着大爱精神,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生命呼唤血液,爱心需要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是互救互助的社会公益活动,是每个健康公民的义务,更是21世纪青年责无旁贷的责任。让我们将“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精神与实际行动牢牢结合在一起,关爱生命,从身边做起!

科普链接: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还能跨系分化成多种组织器官的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可大量再生,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救治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最有效途径。我国有近百万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其中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例左右。

分享到: